3、卡特(美國第39任總統)
訪華時間:任內沒有訪華,卸任后8次
卡特在1979年會見來訪的鄧小平
卡特1979年在白宮為鄧小平舉行歡迎儀式
如果說尼克松因為1972年訪華成為中美關系的破冰者,那卡特就是兩國關系開花結果的見證人。就任美國總統后,卡特頂住國內的反對聲浪,和中方就兩國建交展開一系列秘密磋商,直接促成中美在1979年元旦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年1月28日(中國農歷新年),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啟程訪美,得到了卡特政府的超規格接待。中美關系走上了正常發展的道路。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剛起步的雙邊關系尚需磨合以及國內選舉需要,卡特在任期內未能訪華,后在鄧小平訪美次年舉行的大選中丟掉了總統寶座。不過在卸任后的20多年里,卡特曾8度訪問中國,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代領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09年1月,卡特再度訪問中國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的慶?;顒?,并得到了胡錦濤的接見。
4、里根(美國第40任總統)
訪華時間: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6天,上任后第4年)
走訪城市:北京、西安、上海
里根1984年訪問上海復旦大學并發表演講
里根夫婦在北京游覽長城
里根是中美1979年建交后首位在任期內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在1984年訪華期間,里根會見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雙方在北京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等四項協定和議定書,并草簽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
有媒體評價稱,演員出身的里根非常清楚怎樣獲得主人的好感。在釣魚臺養源齋李先念舉辦的宴會上,他用唐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作祝酒詞;在西安兵馬俑的發掘坑中,他幽默地請求接待人員準許他摸一下陶馬;在上海復旦大學相輝堂演講時,他用漢語向臺下師生清晰地說出“通力合作”四個字。
這位在第一屆任期即將結束前才訪華的共和黨總統之所以“姍姍來遲”,與他在競選和上任頭三年嚷嚷著“保衛臺灣”有直接關系。不過雙方領導人都意識到中美合作才符合歷史潮流,伴隨著兩國簽署旨在解決售臺武器問題的《八·一七公報》、里根訪華和李先念訪美等一系列外交大事件,中美關系在經歷了里根政府初期的波動后不斷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為里根訪華打前站的一名美國小伙子后來成為了駐華大使,他就是今年8月剛剛到北京履新的洪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