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雅茨克市,兩名男子正在雪中“飚車”。
1月6日,在美國的佛羅里達,一棵棕櫚樹掛滿了冰柱。
中國日報網消息:連日來,北半球遭受到了強寒流及創紀錄的大雪侵襲,可以說是冷到了極點。從東北亞到俄羅斯、從西歐至美國大平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強降雪和大降溫。種種跡象顯示,今年的冬天將是30多年來最冷的。
東北亞:低溫大雪連創紀錄
繼1月5日的零下15.6攝氏度之后,北京氣溫仍在走低。6日凌晨,北京南郊觀象臺監測的最低氣溫跌至零下16.7攝氏度,達到近40年來最低值。根據氣象記錄,1971年1月4日,北京的最低氣溫為零下16.7攝氏度。
韓國大部分地區1月4日出現大雪天氣,至下午2時許,首都首爾地區的降雪累計超過28厘米。韓國氣象廳官員說,這次降雪是自1937年有記錄以來積雪最厚的一次。由于路面濕滑,車輛只能以極慢的速度行駛,很多路段成了“巨型停車場”。數名內閣成員當天也因交通堵塞而上班遲到。
俄羅斯:“雪上加霜”
以往,冬天的俄羅斯已經可以用“冰天雪地”來形容了,但今年還要加個“更”字。自去年12月底以來,首都莫斯科就遭遇了好幾場大雪,俄羅斯媒體形容整個莫斯科在幾小時內就變成了一個大雪球。庫頁島等地更是在暴風雪之后發生了多次雪崩。1月6日,北高加索地區的一場雪崩掩埋了數名俄羅斯記者,他們最終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獲救。
西歐:暖冬不再
從當地時間1月5日晚上開始,英國遭遇百年來最為嚴重的暴風雪襲擊,到目前為止,英國最高降雪量已達47厘米。英國氣象局表示,這次大寒潮是該國自1981年以來時間持續最長的一次,當然也是最冷的一次。如果低溫天氣持續到2月底,那么今年將是英國3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
英國的冬天通常都是比較溫暖的,因而大量基礎設施在抵御這次強降雪過程中顯得捉襟見肘,這也是很多地區出現交通癱瘓的原因。無論乘坐地鐵、火車還是飛機的乘客,都因為交通工具停止運行或道路封鎖而大受影響。英國最繁忙的希思羅機場已經取消了150多次航班,連接英國和歐洲大陸的“歐洲之星”高速列車已經暫停部分服務。全國近半數上班族未能如期工作,數千所學校則關閉停課。
不僅英國受到寒冷天氣的嚴重影響,歐洲其他地區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中部山地1月6日清晨的氣溫已經降至零下41攝氏度,創下了該國自1987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德國普降大雪,厚厚的積雪甚至捉弄了一名89歲老漢,就在他報失后數小時,工作人員從雪中“挖”出了他“丟失的汽車”。在一向被視為滑雪勝地的瑞士中部地區發生了過去10年來最嚴重的雪崩,目前已有7人死亡。而在鄰近的波蘭,災情同樣也十分嚴重,東部布格河決堤,河水進入附近村莊后立刻凍結成冰,導致40名村民被困,當地政府被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歐洲氣象部門估計,眼下的寒流還會持續一至兩個星期,從而徹底打破近幾年來的暖冬現象。
1月7日,英國首都倫敦西北地區,一名男子在雪地里行走。
1月6日,大片大片的冰漂浮在韓國首都首爾的漢江上。
美國:未來會更冷
繼去年的圣誕節之后,美國東北部再度降下大暴雪,特別是佛蒙特州部分地區的積雪甚至達到了83厘米。與此同時,北達科他州當地時間1月4日的氣溫達到全美最低的零下46攝氏度。在中南部的肯塔基州,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原因是自來水系統遭到破壞,很多地區斷水。迄今為止,南部地區的寒潮已經造成至少6人死亡,這還不包括死于暴風雪引起的交通事故等意外情況的人數。
美國氣象部門預測,在低溫潮橫貫該國大部分地區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和南部地區未來將出現大風天氣,因而溫度會繼續下降。該部門稱,低溫天氣恐怕要持續到本周末。
***地球是在變暖還是變冷?
英國一名議員日前發表言論稱,暴風雪“是全球氣候趨冷的明確信號”。此言一出立即招致了不少人的嘲笑。然而,面對這次創紀錄的寒冬,人們還是不禁懷疑,地球是否真如科學家所說的那樣逐年變暖?
對此,專家指出,看似矛盾的二者其實并不矛盾。事實上,反常低溫僅僅是長期變暖趨勢中的一個暫時性異常現象。“這是一種自然變化,”美國國家氣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杰拉爾德說,“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創紀錄的低溫天氣仍會出現,只是頻率減少罷了。”英國氣象局預報員羅賓也表示,盡管“這種極端天氣持續如此長時間確實屬于異常現象”,但這種情況每隔二三十年就會發生一次。
那么,這種異常天氣是如何產生的呢?美國國家氣候數據中心的阿恩特回答說:“我們所看到的實際上是北極氣團在北半球人口稠密地區的一次大規模爆發。”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北半球,氣流通常是自西向東流動的,從而形成一層屏障,阻止北極氣團的南下,但最近該氣流的運動方式出現了異常,變成了南北流向。這樣,如果你所在地區的氣流是從南邊來的,那么就會出現溫暖的天氣,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在本周就出現歷史最高溫;而在北半球一些不那么幸運的地區,情況則恰恰相反,來自北極的寒冷氣流長驅直入,這就是為什么北京、挪威、英國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創紀錄的低氣溫。
專家指出,這種大氣環流的異常現象時有發生,但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這次會如此強烈。據悉,這種異常環流模式將在未來一到兩周內逐漸削弱。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