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綜合西方媒體1月13日的報道,中美洲小國海地當地時間12日傍晚發生里氏7.0級強震,首都太子港大面積建筑物倒塌。由于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目前尚不清楚這次地震造成的具體傷亡數字,但據已經搜集到的信息和專家預測,死亡人數至少會達到數千人。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消息稱,這起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12日下午4點53分,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向15公里處,震源深度為8公里,強度達到里氏7.0級。
***目擊者講述驚魂時刻
正在太子港訪問的美國農業部官員亨利·巴恩在地震發生時正在回下榻酒店的路上。“我整個人突然感覺到眩暈,聽到遠方傳來驚恐的叫聲,我勉強穩住身體,發現酒店附近的民房已經變成廢墟,到處是碎片和瓦礫,還有赤裸的電線。每個人都完全被嚇呆了,我注意到到處是灰塵和煙霧,天空都變了顏色。”
目擊者簡·伯納德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地震發生后有很多人一邊躲避掉落的磚瓦,一邊沖到街上,后來又發瘋般地尋找家人,場面非常恐怖。“我可以看到城南的方向揚起大量灰塵,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呼救聲,太子港還時不時發生余震,這讓跑到街上的人們非常驚慌失措,”伯納德說。
家住美國波士頓的凱森·卡利斯特在地震發生后一度幸運地通過電話聯系到住在太子港的叔叔和表哥。他的叔叔告訴凱森,附近一座酒店倒塌后產生的廢墟里還埋著很多活人。“他告訴我,那里簡直糟透了,這是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卡利斯特還說,從電話那頭他可以聽到刺耳的尖叫聲,當他幾小時后試圖再聯系叔叔時已經撥不通了。
***當地人海邊點火過夜
據悉,在主震發生后截至目前海地又發生了至少18次余震,其中至少5次震級在里氏4.5級到5.9級之間。太子港附近的托馬辛鎮的居民表示,通往首都的公路已經因為地震無法通行,該鎮的所有電話都無法打進首都。距離太子港有225公里的海地萊斯卡耶斯城有數座建筑物倒塌。
海地鄰國多米尼加的首都圣多明各也有強烈震感,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在距離震中320公里的古巴東部都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搖晃。古巴圣地亞哥居民加西亞說:“我能強烈感覺到地面在搖晃,那種感覺持續了很長時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撤離。”
這次地震預計將影響300萬人,導致數萬海地人無家可歸。由于地震發生在傍晚,很快就夜幕降臨。不少海地人在沙灘上點燃篝火一起過夜,數千人聚集在太子港的共和廣場手拉手唱著圣歌彼此慰藉。英國媒體的報道稱,有嚴重受傷的當地居民躺在街上呻吟,在地震發生數小時后依然沒有得到救治。
***總統府倒塌總統幸存
由于通訊和部分地區電力中斷,目前還無法全面評估這次地震帶來的災害有多大。但由于這次地震震源距離地表較淺,預料將引發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美國一家教會組織在太子港的負責人表示,至少會有數千人在這場“混亂的大災難”中喪生。除此之外,太子港的多座建筑物出現嚴重損毀,有的甚至全部倒塌。
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勒羅伊12日說,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設在太子港的總部大樓以及其它一些聯合國設施在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我們跟當地機構的通訊已經完全中斷,目前大量維和人員的生死無法得到確認。”有消息稱,海地特派團共有9000名聯合國雇員,絕大多數目前都下落不明。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在華盛頓透露,美國駐海地使館在地震發生后失去電力供應,使館工作人員“陷入一片黑暗中”。他說:“我們接到報告稱有大量建筑倒塌,使館的墻壁被震碎,在街頭和人行道上可以看到遇難者的尸體。很明顯,這起災難已經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
海地總統府“國家宮”也成為一片廢墟,但是海地駐墨西哥大使羅伯特·曼努埃爾表示,海地總統勒內·普雷瓦爾和夫人都在地震中幸存并拒絕提供更多細節。海地駐美國大使雷蒙德·喬瑟夫后來透露,他在地震后立即跟海地總統的幕僚長通上電話,普雷瓦爾和夫人的確安然無恙。
美聯社的視頻記者表示,在很多外交官和富人居住的太子港佩蒂維勒地區,一座醫院大樓整體倒塌,醫院附近的很多居民樓也被摧毀,下面還壓著部分居民。還有報道稱,世界銀行駐太子港辦公地點出現嚴重的墻體脫落。
***全國建筑六成“豆腐渣”
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共有900萬人口,其中80%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由于經濟落后且國家政局不穩,很多建筑物并沒有按照嚴格的安全標準建造,不少水泥磚房都建在斜坡上。2008年11月,太子港佩蒂維勒地區的一座小教學樓坍塌,造成90人死亡、150受傷。太子港市長當時曾表示,海地全國范圍內有60%的建筑物都不符合標準,屬于“豆腐渣”工程。
***200多年來最強震
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的高級研究員保羅·曼恩解釋說,海地所在的加勒比海地區并不處于活躍的地震帶,雖然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強震,但非常少見而且往往要隔很長時間。1946年,海地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曾發生里氏8.1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1790人死亡。而上次發生在海地境內的強震還要追溯到1984年,那次強度達到了里氏6.7級。
這次里氏7.0級地震是海地在過去200年多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美國南加州大學地震學家湯姆·喬丹稱,這次災難的規模之大以及震中與人口稠密區距離之近就如同“撞見殺手一樣”。“你所能做的只能是祈禱傷亡數字減到最小,”他說。
***在美海地人心急如焚
祖國發生大地震的消息讓生活在紐約的海地人非常揪心。當地時間12日晚,由于撥了無數次電話卻始終無法聯系到家鄉的親人,很多在美國工作學習的海地人走出家門,聚集在法拉盛地區的餐館、酒吧和商業中心,一邊盯著電視看新聞一邊分享消息。
當電視畫面中不斷出現坍塌的樓房時,每個人的表情都越來越痛苦,甚至還有人抱頭痛哭。 “每過去一分鐘,情況就變得更糟糕,”一名焦急的海地移民這樣告訴《紐約時報》記者。
設在布魯克林區的《海地時報》主編蓋瑞·皮爾斯花了很長時間才聯系到一名住在太子港的女性朋友。“聽到她沒事,我簡直欣慰極了……當她告訴我那邊的情況,我非常難過。很多同胞就睡在廢墟上過夜,而那里原本矗立著他們的家園。”
(來源:中國日報網 董瑋 編輯:劉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