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媒體2月28日報道,盡管海地人民尚未從地震后的黑暗日子中恢復過來,智利附近海域又于27日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超級大地震。專家指出,這場地震屬于超級地震中的“頂尖級別”,與2004年那場引發致命海嘯、吞噬23萬條人命的印度尼西亞9.1級地震同屬一類。
***大逆沖型地震
專家介紹說,此次智利地震屬于大逆沖型地震,只有在一個地殼構造板塊俯沖到另一塊的下方時才會發生。它被認為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地震。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地球物理學家卡羅素指出,27日的智利地震釋放了大約500億噸的能量而且造成250英里(約合402公里)長的斷層破裂。
這起地震的震源位于海上,距離歷史上最大規模地震的震源只有140英里(約合225公里)。1960年,智利發生里氏9.5級大地震,造成1600人死亡。
“它是超級地震的頂尖等級,”USGS另一名地質學家阿特沃特表示。如果按照震級來劃分的話,這次地震與1906年厄瓜多爾附近海域地震并列為1900年以來的第五大地震。“它們都被稱為超級地震,它們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該機構專家赫德納特說,“這個類別的地震不是很多。”
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3點34分(北京時間14點34分),智利中部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隨后,夏威夷、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和多座太平洋島國都發布了海嘯預警。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已宣布智利中部受災最嚴重的3個地區進入“災難狀態”。截止到目前,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300。
***與印度洋海嘯的比較
相比于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此次智利地震在規模上要小得多,預計其破壞性也相差甚遠。另一個區別在于這回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發揮了作用,提早幾個小時發布的海嘯警報給了沿海居民充分的逃命時間。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9.1級大地震,并引發了席卷印度洋多個國家的致命海嘯。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將近23萬人殉難其中,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與海地地震的比較
事實上,地震對于智利這個國家可不是什么罕見的事,USGS地質學家斯坦因甚至將該國稱呼為“地震孵化器”。自1973年以來,智利一共發生了13起震級在里氏7級或以上的地震。
本次地震發生在兩塊地殼構造板塊的交界處,板塊之間發生劇烈而且瞬間的錯動,當一個板塊隱沒在另一個板塊底下,就會發生地震。被稱為“南美屋脊”的安蒂斯山,就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同時也是南美諸多大地震發生的根源。
智利大地震的前一天,日本琉球也發生了一起里氏6.9級的地震。但專家表示,兩起地震之間似乎沒有直接的聯系。
另外,美國邁阿密大學地質學教授狄克遜還指出,智利地震與之前的海地地震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關聯。像海地那樣的地震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通常是在海底,狄克遜說,但智利地震則是近年來最強大的地震之一。海地與智利所處的斷層帶相距甚遠,雙方不太可能相互影響。
一個半月前,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里氏7.0級強烈地震。截止到目前,這場災難已經造成近30萬人喪生,150萬人無家可歸。
***相關鏈接:十大超級地震(震級從高到低)
1、智利南部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共導致至少1716人死亡。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7日):里氏9.2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128人死亡。
3、亞洲海嘯(2004年12月26日):里氏9.1級,地震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隨后在12個國家引發海嘯。那場災難共吞噬了22.6萬條生命。
4、南美大地震(1868年8月13日):智利港口城市阿里卡發生里氏9級地震,并引發災難性的海嘯,南美超過2.5萬人喪生。
5、美國大地震(1700年1月26日):里氏9級,受災范圍遍及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等地,引發的海嘯在日本摧毀多個村莊。
6、蘇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蘇聯勘察加半島發生9級大地震,并在夏威夷引起9.1米高的巨浪,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7、厄瓜多爾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爾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500多人死亡。
8、葡萄牙大地震(1755年11月1日):一場里氏8.7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并引發海嘯。6萬人喪命其中,里斯本大部分地區被毀。
9、智利大地震(1730年7月8日):里氏8.7級,地點位于智利中部港市瓦爾帕萊索,至少3000人死亡。
10、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6級,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3個月前發生的9.0級地震位置不遠。地震造成1300人死亡,但并未引發海嘯。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 編輯:劉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