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董事會將于當地時間7月26日晚討論是否讓公司首席執行官(CEO)托尼·海沃德辭職,董事會目前尚未就此事作出最后決定。
英國媒體和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25日均透露,BP首席執行官海沃德最早將于當地時間26日引咎辭職,最有望成為海沃德繼任者的人選是上個月接替其處理漏油事件的公司總經理、美國人鮑勃·達德利。但董事會26日在致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最終的決定不會在當天出爐。按規定,BP將于27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情況。
那名美國高官25日稱,BP高層變動不會影響該公司既定的各項治理墨西哥灣油污和賠償受害者的政策。英國《每日電訊報》也披露,辭職后的海沃德仍可從BP領走一年的薪水——100萬英鎊,并且在他60歲以后就可以安享總額高達1080萬英鎊的養老金。媒體還猜測,海沃德離職后,最有可能接班的是出生于美國密西西比州的鮑勃·達德利。如果他榮任BP首席執行官,將是這家百年跨國公司迎來的第一位非英國籍首席執行官。
現年53歲的海沃德1982年以地質學家的身份加入BP,2007年出任首席執行官。在他的帶領下,BP大舉開拓海外市場,公司最近兩年的年平均利潤逼近130億英鎊,與前任首席執行官的業績相比有了明顯增長。然而就在海沃德準備與BP一起迎來事業巔峰的時候,4月20日美國墨西哥灣發生的鉆井平臺爆炸徹底將他和BP打入谷底。
媒體普遍分析認為,海沃德被迫辭職的主要原因是他在處理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期間接連出現公關錯誤,致使公司形象嚴重受損。其中最出名的失敗案例有兩起:一起是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時,海沃德說他比任何人都更希望快點解決漏油問題,因為這樣才能使他的“生活盡早恢復正常”;另一起發生在隨后不久,媒體拍到海沃德將漏油事故撇在一邊,卻跑到小島觀看自己昂貴的帆船參加比賽。這兩件事后,輿論嚴厲批評海沃德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民間疾苦。美國總統奧巴馬曾憤怒地表示,如果海沃德為他工作,一定會被炒魷魚。
然而英國《每日郵報》不無同情地稱,海沃德不過是目前急于同丑聞劃清界限的BP的一只替罪羊。漏油事件發生后,BP董事長斯萬貝里也被曝光與情人乘游艇去熱帶海島幽會,但卻沒人對此進行追究。
(來源:中國日報網 張品秋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