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資料圖片)

10月4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愛德華茲(左上角圖片所示)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相關鏈接:最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2010年,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他在試管嬰兒技術方面的研究使得全世界眾多患有不孕不育癥的夫婦實現了擁有自己后代的夢想,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人已有數百萬之多。
2009年,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和杰克·紹斯塔克。他們發現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發現解決了一個生物學的重要課題,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是怎樣成功實現完全復制的。
2008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豪森以及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豪森發現了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巴爾-西諾西和蒙塔尼發現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基、奧利弗·史密斯和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他們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為“基因靶向”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他們發現了核糖核酸(RNA)干擾機制。
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他們發現了導致人類罹患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罪魁——幽門螺桿菌。
2004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他們通過對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的研究,揭示了人類嗅覺系統的奧秘。
2003年,美國科學家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方面獲得的關鍵性發現最終導致了核磁共振成像儀的出現。
2002年,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約翰·蘇爾斯頓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他們為研究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調節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1年,美國科學家利蘭·哈特韋爾、英國科學家保羅·納斯和蒂莫西·亨特。他們發現了導致細胞分裂的關鍵性調節機制,這一發現為研究治療癌癥的新方法開辟了途徑。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編譯整理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