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中美關系超越分歧之旅
“無論美中關系順利還是困難,胡錦濤主席的到訪,都是一個致力于解決問題的聲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如是期待這次重要的訪問。
中美關系的航船沿途既有美景、有收獲,也有暗礁、湍流。胡錦濤主席此次美國之行,將使中美關系航船迎風破浪,沿著正確的航向前進。
由于種種原因,中美之間存在分歧與摩擦不可避免,關鍵要看用什么樣的辦法加以解決。
——臺灣海峽的碧水,連接著大陸和臺灣同胞,蕩漾著兩岸人民和平統一的深切心意。然而,去年以來,中美關系因美售臺武器問題受到干擾,暗礁顯現;
——在世界經濟的驚濤駭浪中,同舟共濟在美國某些政客的眼中似乎只是權宜之計,并未成為永遠的承諾,美方要求人民幣匯率快速、大幅升值,并數次采取貿易保護措施;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任何國家在人權問題上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美國國內仍有人借口人權、宗教等問題向中國施壓。此外,中國的和平發展,也引起美國某些人的“焦慮”,中國是“潛在對手”的論調不時出現……
作為深諳中美關系發展歷程的一位前政要,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提出了他的見解:“美國和中國不應忌諱對兩國的分歧進行坦率的討論,而應在知道各自需要對方的情況下著手討論。”
蘭普頓指出,美中關系在過去兩年中出現了一些緊張,有一種力量試圖疏離兩國關系。正因如此,胡錦濤主席前來美國訪問“十分重要”。
專家們指出,在臺灣問題這一中美關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上,美方應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人民幣匯率不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雙方要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美方需堅定抵制保護主義傾向。雙方要根據平等、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就人權問題進行對話。
面對中國的發展,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克里說:不要把對中國的雄心的猜測演變成威脅論,不要將中國看成是對手。作為中美關系的旁觀者,英國《經濟學家》雜志作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告誡:“將中國變為對手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作為對手來對待。危險在于,爭執將破壞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非常重要,又復雜多變。這艘航船雖歷經曲折但堅定向前,昭示了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只要雙方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只要堅持通過平等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分歧,航船就會越過險灘、破浪遠行。
其實,這也是新時期新型國家關系健康發展的要義,是世界上最重要雙邊關系之一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
美國前駐華大使、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芮效儉指出,奧巴馬總統2009年11月訪華期間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非常積極”,確立了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美中關系的目標。他指出,胡錦濤主席此訪將為美中本著這一聯合聲明的精神恢復雙邊關系積極發展勢頭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機遇”。
芮效儉深有感觸地說:美中兩國通過自己的合作模式可以為其他國家樹立一個榜樣,即兩個世界強國在存在分歧的同時仍能找到足夠的共同利益進行合作而不是沖突。
……
時值隆冬,胡錦濤主席肩負歷史重托,胸懷時代使命,即將跨越太平洋,踏上美利堅的土地。人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此次美國之行必將引領新時期的中美關系沿著互利共贏、福澤世界的軌道向前推進。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