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方在機場為胡錦濤舉行歡迎儀式,圖為儀仗隊接受胡錦濤檢閱。
17日,正在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從莫斯科前往圣彼得堡繼續訪問行程,并出席第十五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胡錦濤16日分別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總理普京舉行會談。中俄元首簽署了關于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就《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0周年發表聯合聲明,并共同見證了中俄雙方金融、能源、能效等領域7份合作文件的簽署。
《條約》簽署10年 經得住時間考驗
2001年7月16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中俄領導人共同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新世紀兩國關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0年后的今天,同樣在這里,兩國元首全面總結中俄關系發展成果,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制定推進各領域合作戰略規劃。
胡錦濤在條約簽署10周年慶祝音樂會致辭時說,“1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條約所確立的宗旨、原則、精神符合中俄兩國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10年來,中俄兩國在政治上互尊互信,兩國關系日臻成熟;經濟上互利互惠,務實合作全面發展;人文領域互學互鑒,傳統友誼日益加深;國際事務中密切協調,戰略協作不斷深化。在條約原則和精神指導下,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梅德韋杰夫在致辭中說,實踐證明,條約所確立的各項原則是正確有益的。當前,俄中兩國沒有任何懸而未決的政治問題。條約為加強兩國經貿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合作發揮重要作用,互信、平等、相互尊重的俄中關系已成為當今國際合作的典范。
作為條約從準備到簽署全過程的親歷者,俄前駐華大使羅高壽認為,俄中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持續全面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將造福于世界和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事業。
規劃未來10年 全面戰略協作伙伴
中俄領導人沒有滿足于兩國關系發展已取得的輝煌成就,而是高瞻遠矚,放眼于下一個10年,甚至更長遠的兩國關系未來。
在與梅德韋杰夫會談時,胡錦濤指出,未來10年是中俄兩國發展振興的關鍵時期,全面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面臨重要機遇。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在下一個10年加倍努力,發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中俄元首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將繼續保持高層密切交往,把發展兩國關系作為本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之一;全面深化兩國務實合作;從國家和社會層面全面推動人文等領域合作,打造堅實的社會和民意基礎;擴大和深化兩軍交流和合作,增進兩軍傳統友誼;進一步密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配合。
胡錦濤在與普京會談時指出,在下一個10年,雙方要在5個領域加強務實合作。一是持續擴大雙邊貿易,在2015年前實現雙邊貿易額1000億美元目標,制定到2020年實現雙邊貿易額2000億美元目標的規劃。二是全面加強能源合作,擴大核電、煤炭、電力、新能源、新技術等領域合作,努力構建中俄能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三是加強兩國在投資領域合作。四是結合兩國創新發展,擴大高技術合作。五是積極實施中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加快邊境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兩國邊境地區經濟發展。
正如胡錦濤所言,《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不僅成為中俄關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國際關系史上的一個創舉。隨著中俄關系持續順利發展,條約國際影響力將不斷擴大。
(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