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貝爾的日記顯示,查爾斯經常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布萊爾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似乎有跡象表明,查爾斯對布萊爾政府的若干政策心懷不滿。根據坎貝爾的記述,查爾斯曾經在2001年英國爆發口蹄疫之后對布萊爾政府的應對政策進行了“極為負面”的干預,挑戰布萊爾政府禁止獵狐的計劃,反對布萊爾政府廢除所謂“世襲貴族”的做法,并不顧布萊爾政府的反對公然在報紙上發表反對轉基因食品的文章。
查爾斯的一系列舉動令布萊爾十分頭疼。布萊爾認為,是他在1999年10月份的工黨會議上對所謂“保守勢力”的攻擊讓查爾斯感覺受到了威脅,加上查爾斯的媒體團隊一直煽風點火,才造成了二人之間的這種對抗局面。坎貝爾披露,雖然布萊爾對查爾斯仍然十分尊重,但也曾在一次長談中勸告查爾斯不要欺人太甚,并曾經委婉地向英國女王訴苦。
而《每日郵報》7月3日發布的調查結果表明,事情遠遠沒有那么簡單:布萊爾下臺之后,查爾斯不僅沒有停止干政,反而得寸進尺。這份調查顯示,在過去不到10個月時間里,查爾斯單獨會見了至少9位內閣大臣,并曾多次在其位于倫敦的官邸克拉倫斯宮召見內閣官員,其中包括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以及就業和養老金大臣伊恩?鄧肯?史密斯。有資料顯示,查爾斯召見內閣大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氣候變暖、自然保護、建筑施工和農業發展等領域對政府決策施加影響,而這些領域正是查爾斯本人十分關心的。但大多數內閣部長都拒絕透露任何談話的具體內容,其中一些大臣甚至拒絕承認他們受到了查爾斯的接見。他們援引的是一項今年1月份生效的對《信息自由法》的改動。修改后的《信息自由法》規定,政府與英國女王以及王位第一和第二順位繼承人之間的一切溝通信息都屬于絕對機密。很多批評者認為,這項法律的修改就是為了給查爾斯干政大開方便之門。
查爾斯官邸發言人拒絕對這些秘密會見作出具體評論,只是強調與內閣成員保持定期溝通是查爾斯分內的職責。另有英國皇室消息來源稱,大多數會談都是內閣大臣們發起的。不過,查爾斯的干政行為還是引起了廣泛的批評。英國工黨議員伊恩?戴維森表示:“在我看來,查爾斯對政府事務干預太多。雖然王室有權了解政府事務,但王儲如此插手就不合情理了。”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