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壓力加大
8月第一周,新股發行股份數量超過20億股,為整個7月份的近4倍
股市如同一個大資金池,尋找投資機會的新資金不斷進入,需要資金的企業也借助股市獲取資金。而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市場的資金供求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壓力。
進入8月第一周,股市便迎來了久違的新股發行密集期,一周內有9只股票發行,密集程度創下5個月的新高。而且,由于大盤股的加入,這一周的新股發行股份數量超過20億股,為整個7月份的近4倍。這其中,方正證券一只股票的發行數量就達15億股。尤其令市場關注的是,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日前獲得通過。根據已披露的信息,這家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5億股,募集資金額約173億元,有可能成為A股市場今年以來最大的新股發行項目。大盤股重現市場,讓投資者對未來的融資壓力產生擔憂。
新股發行之外,各類限售股的減持也一直是消耗資金的“大戶”。8月份,各類限售股解禁市值為2148.78億元,比7月份多出六成,也是下半年單月解禁市值最高的月份。在這些解禁股中,13家創業板公司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頗為引人注意。目前,這13家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超過70倍。此外,一些一季度業績虧損的績差公司8月份也有解禁股上市流通。業內人士認為,那些業績不佳或者股價高估的上市公司,是遭遇套現的“高危群體”。
從資金的供給看,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相當紅火,上半年就有超過100只新基金成功發行。然而,看似熱鬧的背后,基金總份額與年初相比,卻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很多新基金發行剛剛幾個月,就出現大比例的凈贖回,引發市場對于新基金“注水發行”的質疑。一季度剛剛成立的一只基金,一季度末規模為5億份,而到二季度末其規模就減至不到6000萬份,縮水幅度近九成。
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在市場低迷、基金全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各類型基金遭遇不同程度的贖回。雖然二季度新發基金發行進入加速階段,但這并沒有改變基金全行業資金呈現凈贖回的局面,二季度基金全行業總體規模出現縮減。
此外,從A股新增開戶數看,雖然7月以后有所增長,但從歷史水平看,仍處于相對較低的狀態。由此可見,目前還難以看到大規模增量資金進入股市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