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
根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20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將斥資16億美元(約合102億元人民幣)開發全新的太空運輸系統,用于向國際空間站運輸人員和給養。
此次的太空運輸項目旨在建立一個完整的太空運輸體系。除運輸所必需的太空船之外,還將開發包括發射系統、地勤保障和控制系統等在內的全套配備設施。據悉,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在2012年7月決定中標單位并開始撥款,同時要求中標方在2014年4月前拿出可行的方案。
這個項目意味著美國航空航天局已經決定要擺脫對俄羅斯貨運飛船的依賴。由于美國終止了太空計劃,而歐洲太空總署(ESA)的ATV貨運飛船仍處在開發階段,國際空間站的日常補給完全依靠俄羅斯制造的“聯盟號”運載火箭和“進步號”無人駕駛貨運飛船。對于美國航空航天局來說,這不僅是一筆不小的成本,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今年8月24日,俄羅斯一架“進步號”貨運飛船在升空5分鐘后墜毀,將數噸重的空間站補給散落在俄羅斯邊境沿線地區。這起事故進一步為美國航空航天局敲響了警鐘,也促使其下定了開發自主運輸系統的決心。
商業宇航公司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這一決定也表示歡迎。目前已經有多家商業宇航公司表示有興趣參與這個項目的競標,其中不乏像太空船公司這樣強有力的競爭者。太空船公司由維珍銀河與Scaled Composites合作創辦,目前負責為維珍集團的太空旅行項目生產宇宙飛船。公司的首座太空船工廠20日剛剛揭幕,而它的存在本身就證明私人太空業務正在逐步發展成一個完備的新產業。對于這一點,美國航空航天局也樂見其成。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