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6月26日電(記者 王艇 趙松)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氖苣?,值此之際,人民網記者在東京對中國國家旅游局駐日首席代表張西龍進行了專訪。張西龍指出,中日兩國邦交正?;院?,旅游交流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旅游交流的成果體現在多方面。
中日兩國邦交正?;院?,旅游交流得到了一定的發展。1979年日本政府正式解除了訪華旅游禁令。從此之后,日本訪華旅游處于一個初期發展階段。到了80年代之后,發展勢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90年代,這個發展的勢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之后,雙方旅游交流一直在保持一個高速增長和高速發展的勢頭。
首先有這么幾個特點和數字,供大家參考一下。1982年日本訪華超過13萬人次,到了1992年超過了58萬人次,到了1997年,首次超過了100萬,到了2010年超過了370多萬,這個發展的速度和過程,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的。首先反映在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規模大,而且這么多年來,日本始終是中國接待外國游客的第一大客源市場。
中日旅游交流的成果體現在多方面。由于旅游產業本身的個性特征,使得它的旅游社會效果多樣化。比如說,旅游交流促進了兩國國民的相互之間理解,這個理解是一個用游客自己的眼光客觀、現實地看待對方的方式。同時,隨著旅游交流的發展,給中國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資源。同時,也促進了兩國貿易的發展。可以看到,在旅游發展的初期,我們大量的進口了日本的一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及發展旅游產業服務領域需要的一些硬件建設。同樣,中國旅游產業在接待日本游客的過程當中,也得到了自身的發展。所以,這個成果是很大的。
另外,對貿易、對經濟交流,對貿易發展,特別是為中日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的現象的補充,是旅游發展的另一個成果。同樣,我覺得,中日旅游交流發展當中一個更大的成果是補充了兩國外交領域的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