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中日友好關系的鞏固發(fā)展要我們做更多的促進友誼的正面工作,從培養(yǎng)接班人到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雙邊多邊合作,要做的事情如此之多,也許窮盡我們畢生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夠做完,因此要下定決心持續(xù)努力做下去,不達目標,絕不終止。作為個人,我將不辜負日本朋友的期待,這也是中日廣大民眾對于我的信托。
第二,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短暫的,如果因為年事已高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不能做更多的有利于中日友誼不斷增進的正面的工作,起碼應該保證絕不做任何不利于中日友好合作關系發(fā)展的負面的事情。正面的工作是親和力的積累,而負面的事情卻是殺傷力的發(fā)揮。有時候一件負面的事情造成的影響比一百件正面的工作的影響還要大。我們不應該讓中日友好人士多年來所做正面工作帶來親和力的增長為少數(shù)不負責任的人所做負面事情帶來殺傷力所抵消。
第三, 現(xiàn)在中日之間存在著分歧,這是客觀的事實。承認分歧并在外交場合進行坦誠的爭論,這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會造成損害。我所說的損害兩國友誼的負面事情,指的是在涉及分歧的領域故意挑起事端,改變現(xiàn)狀,刺激對方,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傷害對方人民的感情,這是有殺傷力的,應該受到譴責。
我們承認負面的事情是有殺傷力的,但我們訴諸兩國人民渴望友誼與和平的良知,要看到這種殺傷力也是有限的,它扭轉不了歷史前進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我們兩國四十年前實現(xiàn)邦交正常化時雙方政府和人民所一致表達的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和“日中不再戰(zhàn)”的熾熱心聲。
回想七十多年以前,當中日全面戰(zhàn)爭的歷史悲劇即將上演時,中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寫下“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詩句。他當時沒有力量制止戰(zhàn)爭悲劇的發(fā)生,但卻對中日關系的遙遠未來做出展望,就是相信發(fā)生戰(zhàn)爭的巨大殺傷力并不能改變中日兩國人民是兄弟這樣一種具有無限親和力的歷史事實。八年戰(zhàn)爭結束后,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實現(xiàn)邦交正常化,又用了四十年時間走到今天,盡管中日關系還處于多事之秋,但我相信,再向前走十年,局面會比今天好很多。讓我們多做有親和力的正面工作,不做有殺傷力的負面的事情,為世代友好的中日合作做出我們的光榮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