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只大鴇或悠閑覓食,或嬉戲玩耍,或翩翩起舞,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樂趣。這是記者日前在有“華北之腎”之稱的河北省白洋淀淀邊看到的一幕。河北省任丘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自“引黃補淀”工程實施以來,白洋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保護區內野生鳥類由原來的192種增加到198種,世界瀕危的候鳥“大鴇”已經成群在這兒度過了5個愜意的冬季。
據介紹,今冬是白洋淀第四次引入黃河水。此次“引黃補淀”工程自2010年12月13日開始,到2011年3月上旬結束。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黃河水流入河北省任丘市境內后,將分東西兩線分別引水。西線沿用往年引水線路,經小白河至任文干渠,從劉莊閘進入白洋淀,入淀凈水量400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白洋淀生態補水。屆時,白洋淀水位可上升0.5米,水位可達到6.8米左右。東線沿古洋河,從任丘市北漢鄉老河頭起引入任丘市,凈水量3000萬立方米,主要用于農業抗旱灌溉。目前,東線水頭已于2010年12月28日從北漢老河頭入古洋河進入任丘市境內。
白洋淀是華北最大的淡水湖,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隨著“引黃補淀”工程的實施,白洋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對維護白洋淀的生物多樣性、改善華北地區小氣候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新華網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