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先進核技術能力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此時提出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對于維護全世界對核能發展的信心,保持核能發展的勢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黎弘說。
以加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為主題的首爾核安全峰會是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的后續會議。諸旭輝認為,胡錦濤主席在首爾峰會上的講話與在華盛頓峰會上的重要表態一脈相承,結合上次峰會提出的主張提出很多具體化的措施。
“在華盛頓峰會上,胡主席強調要切實處理好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系。這次提出要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核材料安全和核電站安全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需要平衡處理。”諸旭輝說。
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了國際合作對于核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提到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核安全技術水平。專家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堅定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上說話,重視在核安全進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未來中國的核安全對外合作在以下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是與各國分享大型活動核安全經驗,二是利用核安全示范中心為地區提供人員培訓,三是幫助其他國家進行研究堆改造。中國將會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更積極地把幫助發展中國家核安全作為自身的國際責任。”黎弘說。
專家普遍認為,胡錦濤主席的講話傳遞出一大重要信息,即核安全需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不僅應將核材料安保、打擊核材料非法交易等落到實處,還要從根本上消除核擴散和核恐怖的根源,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熱點問題和國際爭端。
黎弘認為,這一主張觸及了核安全問題最核心的根源。與西方一味強調防范和打擊不同,中國更注重對核擴散、核恐怖主義這類安全威脅根源的治理,這也是中國的一貫主張。在核安全峰會這個國際場合強調這一主張,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和很強的針對性。
胡錦濤主席呼吁各國要加大核安全研發投入。專家認為,這體現了中國近年來特別強調的創新發展戰略。核安全不僅要靠編織防護網,更要有新思路,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核安全。這與中國近年來倡導的科學發展觀相一致。
3月26日至27日,來自50多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或代表齊聚首爾第二次核安全峰會,圍繞防范核恐怖主義活動、確保核材料與核設施安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