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在四年前發過個帖子“中國的不甘于日本的不服”談到中日如能友好合作,絕對是有利無害的,四年前說時,只是一個愿望,而現在大雨認為是時候談中日友好了。
一,為什么要友好?
1,從戰略上說,日本作為美國太平洋鎖鏈的重要一環,在美國遏制和壓迫中國的戰略布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日友好不僅可以打破美國對中國的壓制而且對中國下面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這么說,當中國的崛起促進世界的中心向東方轉移的過程中,日本親華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2,從經濟上說,日中分別是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第三的經濟技術大國,中日的經濟互補性極強。中日聯合將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合作體之一,對打破世界經濟,技術由歐美壟斷的局面,幫助中國下一步的發展及其有利。
二,為什么說時機到了?
1,資格;汪精衛也談中日友好,但大家都說他是賣國賊,無他,是時的中國沒資格奢談友好罷了。友好一定是建立在對等的基礎上的。當中國的實力沒達到一種可以對等的層級,友好只是空中樓閣,癡人說夢,所謂友好更多的是一種妥協和忍讓。就像現在很多的日本人并不認為日美是友好的一樣。而現在,大雨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三十年的韜光養晦之后已有了極大的飛躍,現在的中國有資格談中日友好了。
2,需求:前面已說過中國對中日友好的需求,同樣,現在的日本更需要中日友好,當日本人“脫亞入歐”和“有了錢就有地位”的迷夢被美國佬正手反手兩記耳光扇的小心肝哇涼哇涼的以后,也已經明白,美國人一直以來只是把他當作一條看家狗和錢袋子豢養著,他所追尋的正常國家地位,從來不是美國人考量的范圍。另尋出路,是日本必然的想法。從這次93提出“東亞共同體”可以明顯的看出日本的政治思路。所以說,這次經濟危機后,世界格局的動蕩,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創造了應有的條件和需求。
3,美國;中日兩國的關系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美國是最不愿意見到中日友好的。他也必然會千方百計的來破壞阻撓。但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拖累,經濟危機的影響,他對全球的掌控力已然減弱,阻撓中日友好,用大棒招數,他實力有所不逮,用胡蘿卜招數,錢袋子又比較干癟。所以說機會難得,一定要在美國從現有戰爭中脫身和經濟轉良之前,把中日友好的布局定下來。
三,如何友好?
從大方向上大雨認為該把握好三點;1,加強經濟合作,這是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做法;2,加強軍事互信,因為日本是沒有戰略縱深的小島國,更因為七十多年前的那一場戰爭,日本對中國有著深深的戒心和恐懼,中國軍力的些許發展對日本都是一種震撼,如何讓日本相信中國軍力的和平性,起碼讓他們相信那不是針對日本的。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擴大軍事交流和合作,增加軍隊互訪甚至聯合演習,這需要極大的耐心來一點一點實現。但當日本對中國軍力的增長真正不再恐懼時,那就是把美國人請出東北亞的時機了。3,加強官方和民間的友好交流,輿論的力量還是十分驚人的。中日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把友好的理念宣揚開來,讓中日友好變成一種主流趨勢。
下面就幾個熱點性問題作一些分析,純粹為大雨個人意見,供大家參考討論:
1,93這次突然提出“東亞共同體”的概念,有人糾結于日本人先提的面子和以后組織的主控權問題,大雨認為主控權取決于國家實力,和誰牽的頭關系不大,不必在意。而讓日本牽頭,可以分走美國人80%的怒氣,實則是對中國有利的。
2,組織的成員,應當是在中日韓的基礎上,朝鮮一定要拉進來的,一則是在以后內部紛爭時,我們會有一個打頭陣的小弟,另外,把朝鮮帶上便于對他的影響和控制。如果有人故意提要帶上臺灣,我覺得一定不要粗暴拒絕,最好的辦法是率先主動提出把臺灣,香港,澳門三個地區打包帶進組織,如果日韓不同意,正好借力化力消彌了臺灣的隱患,如果同意,一則示好與臺灣,二則就算臺灣以后不跟咱一條心,香港,澳門二比一,對我們還是利大于弊。
3,東海油氣問題,這是某些有收入JY和一些熱血FQ一定要叫喊的,而且如果這次的合作真的被提上日程,我們可以拭目以待,在網上將會出現一大批叫囂東海油氣,釣魚島,間島挑撥中日關系,中韓關系的人,大雨個人認為,中共的策略還是對頭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國的戰略能源問題,一個東海解決不了,但一條穩定的海上運輸線就能解決。
4,還有一些,比如靖國神廁,高句麗,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只是國際關系中的幾手撲克牌而已,現在如果我們改打麻將了,那撲克牌也沒用了,只有還想拽著大家打他控制發牌的撲克的美國人會繼續叫嚷,現在中國的目的就是要拉著韓日一塊打麻將,就不帶美國玩,急死他!
大雨文筆較爛,當年蟋蟀王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一看就不是學文的”俺只能盡力把俺的意思表達清楚,讓各位網友評判。坦率的說,在前幾年反日情緒高漲的背景下,現在來談中日友好有一定風險,估計磚頭不會少。但是,時不待我,現在,是時候談中日友好了!!
(作者:喜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