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動:你覺得他們能做得到嗎?
諸建芳:我覺得要做到這個還是很難的。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說,讓他把富人的生活變為相對窮的生活實際上是很艱難的。另外經濟方面的增長來稀釋這種債務,但是現在做的財政在不斷的緊縮,對于經濟增長的動力方面實際上有所削弱,尤其是現在經濟并不太好,本來應該財政多花錢,但是現在實際上要做的是抽緊,赤字安排越來越縮小,這個對經濟有傷害,對于債務短期來看也會面臨重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要解決債務方面的問題,實際上可能會很漫長,不會短期能看到期望。
潘向東:我認為經濟大概是8.5%左右,不會有大家所擔心的急速下滑的硬著陸,但是也別寄希望于經濟再回到9%以上的增速,因為咱們的潛在增長力已經下降了,這是大家都在開始接受的一個現實。落實到2012年的三駕馬車大家也看到,整個經濟走得怎么樣,關鍵就是看投資了。因為出口的話我沒有諸老師那么悲觀,因為畢竟看到美國經濟在復蘇,它引領全球,經濟還走得不錯。而歐債也不至于失控,這是外部環境。內部消費是一個被動性消費,投資好消費好,投資不行消費不行,這是一個偏被動的過程。好不好就看投資了,投資雖然有擔憂,第一個就是房地產投資的下降,第二個是4萬億項目的到期。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十二五”規劃的總投資額是12萬億,按照每年配比是1:3:2:1的話,第二年都是一個小高峰,所以還是能夠hold住的,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因為開始接受潛在資本的下降,不斷下降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推出政策,不再像以前一樣的是單一的一個來一個逆轉的政策,而是不斷的下降推出的政策,是不斷的尋找一個新的弱平衡點的過程。所以作為投資來說,我們認為這種經濟運行的隨機性是偏強的。所以我們一直說是混沌增長的過程,主要就是在這里。
趙昌會:我還是先按照剛才的順序來講,首先是恐慌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起源,按照您剛才的問題是歐洲,歐洲這個問題主要是剛才講的債務危機和歐元體制的問題,對于歐洲的問題我的觀點是,這個問題以去年11月份20國集團在法國那次峰會上,以那個為標志,已經把它嚴格的局限在歐洲范圍之內。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世界領導人已經決定這個事情別麻煩大家了,歐洲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就行了。為什么說不需要恐慌?因為這個時期我們看到,事實上從2008年第四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那個時候,中國的國外需求主要是貿易,我們差不多是損失了1/3的貿易量。但是從2009年的第二季度開始很快穩定下來,很快又恢復了。這個需求的來源不在于美國或者是歐洲有了更大的需求,不是的。來源于哪里呢?是非洲和拉美,美洲開發銀行有一個統計數字,他說以2008年的6月底那個時候的數字為一期,到2011年底,中國和拉美的整體貿易量是上升了730%多。聯合國拉美經濟委員會也有一個數字,說是上升了1300%。
陳興動:袁老師現在給大家描述了許許多多的不確定,許許多多的Unknow,這個的確挑戰非常大。剛才5位論劍,至少有2/3認為可以歸到袁老師這個陣營當中,對于經濟形勢是表示比較擔心的。其他3位對于今年的經濟形勢基本保持在一個穩態下降,取得一個軟著陸的情況。我覺得在目前的情況下,由于很多的不確定性,很多沒有確定的結論可以看出來,對于世界的看法和對于現在危險的發展,恐怕還需要一個很好的思想準備。剛才講到中國恐怕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一種對策,需要去進行研究。
我們現在講到第三個問題,我把它結合起來了,沒有時間討論得更高。第三個問題因為大家都在管投資,相當多的也通過你們在座的很多的媒體,要把這個信息傳遞出去。我想問問這5位經濟學家,對于2012年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什么樣的期待?對于2012年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什么樣的看法?現在從魯政委那里開始。剛才從兩邊,現在從中間,我們走中間路線,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想法。
魯政委:對于房地產的看法我覺得會有一個小幅的下調。對于資本市場也是一句話,就是筑底慢回的小行情。
諸建芳:我的判斷房地產還是從價格和房地產的投資應該有一個往下的調整。另外我們判斷,房地產政策今年目前實施的政策會可能有一些實質性的調整,或者是有一些松動或者是新的措施來替換,行政的、管制性的或者是限購的措施,我們覺得還是比較有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