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50周年忌日。
作為美國歷史上最神秘、最古老、最有影響的政治家族,50年來,這個發跡于新英格蘭的姓氏一直在死亡和政治中間起伏,在媒體的關注下越發顯得神秘。
他們為政治而生,他們為政治而死
在美國一些人習慣于將肯尼迪家族與同樣起源于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布什、亞當斯家族相比較。也許這種比較本身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這三個家族都曾經,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對美國的政治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所不同的是,肯尼迪家族時而達到鼎盛,時而跌入低谷,始終被一連串的飛來橫禍、各種丑聞所纏繞,從而給這個家族帶來一種宿命的神秘色彩,也許正是由于這一原因,美國的公眾對肯尼迪家族表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興趣和關注。
他們的身上流淌著政治的血液
政治,似乎永遠是肯尼迪家族血液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而這種傳統似乎從肯尼迪第一代就形成了。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25歲就擔任了當時波士頓惟一一家由愛爾蘭人擁有的銀行總裁,但是老肯尼迪對參與地方政治始終有著強烈的興趣。后來他又娶了波士頓市長的女兒,對岳父大人在財政上的支持使他與政治的關系更加緊密。帕特里克在大選中所支持的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總統后,作為回報,帕特里克先后短期出任過證券交易委員和海運委員會的負責人等職務,直到1937年他才得到美國駐英大使的美差。
然而,帕特里克在當時二次大戰期間任職的表現并不能令有關當局滿意。眼看自己的仕途無望,老肯尼迪將自己的一腔抱負都轉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已故的肯尼迪總統曾經這樣說起自己的父親:“他為我們設定了一些標準,如果我們未能達到這些標準,他就會對我們很嚴厲,嚴厲是必要的”。
家庭的熏陶,所受的良好教育,以及他們所處的顯赫社會地位使肯尼迪家族的成員具有一種對政治與生俱來的興趣和敏感,肯尼迪家族遺傳基因中的熱情、沖動、富于冒險精神的特質使他們樂于在政壇上一試身手,作風云人物。
老約瑟夫·肯尼迪和露絲共生有4男5女,其中當空軍飛行員的老大29歲時飛機失事不幸殉職,其余的3個兒子都步入政壇,成為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其中老二約翰先做參議員,后當總統,登上了美國政治的頂峰,老七羅伯特作過參議員,司法部長,最年輕的愛德華也是一名參議員。
多人至今仍活躍政壇
盡管約翰和羅伯特都倒在兇手的槍口下,但生來愛冒險的肯尼迪家族成員并沒有被血腥的暗殺嚇倒,在第三代肯尼迪家庭成員中又涌現出一批投身政界的新秀,據統計,目前有多人活躍在美國政界。而其中以羅伯特·肯尼迪這一支脈最為耀眼。
羅伯特的11個孩子繼承了肯尼迪家族的本色:愛出風頭、愛運動、愛政治。老大凱瑟琳曾任馬里蘭州副州長,聲望甚佳,但2002年競選州長時失敗。老二約瑟夫曾任參議員,后來致力于一個非營利組織,老三小羅伯特·肯尼迪頗具先父之風,曾表示有意競選紐約州長。老八克里斯托弗目前正在經商,是家族中最會斂財的一個。
而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的三個孩子也都事業有成。32歲的帕特里克是來自羅得島州的眾議員,積極參與民主黨事務角逐參議員的機會。
在肯尼迪家族第二代名列老五的尤妮斯·肯尼迪的子女也頗有成就,尤妮斯本人就十分熱心社會事務,由于她的姐姐羅斯瑪麗患有智力障礙,這使她對殘疾人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1968年,她創辦了殘疾人奧運會。現在,二兒子蒂姆·史里弗已經接班,任殘奧會主席。三子馬克·史里弗現為馬里蘭州議員,有意角逐國會議員。四子安東尼最近正在考慮是否競選邁阿密市長一職。尤妮斯的女兒瑪麗亞·施萊弗曾任全國廣播公司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女婿是大牌電影明星阿諾德·施瓦辛格。借助自己的明星感召力和肯尼迪家族的顯赫名聲,施瓦辛格前不久在加州大選中獲勝,榮登州長寶座。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那個身穿藍色外衣和短褲,用稚嫩的小手向父親的棺木敬禮的小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的致勝秘訣,他年輕、英俊,看上去無懈可擊,擁有吸引美國人像當年那代人把他的父親推上總統寶座的魅力。此外,小肯尼迪不同于他的那些堂兄弟,他對吸毒、酗酒和觸犯法律等惡習避而遠之。盡管小肯尼迪從未步入政壇,但不少人對肯尼迪家族存有舊情的人認為年屆不惑的小肯尼迪一定會走上政壇,續寫家族歷史。但是,1999年一場飛機失事打破了這些人的希望。
小肯尼迪死后,已故總統肯尼迪家只剩下了46歲的卡羅琳,作為小肯尼迪唯一活著的同胞姐姐,卡羅琳現在獨自繼承著約翰·肯尼迪家族的大半遺產。不過,卡羅琳從小就是個不愿拋頭露面的人。一些熟悉她的人認為,她不大可能從政治上為肯尼迪家族做些什么了。
但一些人注意到,卡羅琳有三個兒子,他們猜測,她的兒子長大成人后,很可能利用肯尼迪總統的聲望,步入仕途,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