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莫斯科12月7日電】周一晚上,數千俄羅斯人走上莫斯科街頭舉行數年來最大規模的反對抗議。這種針對普京統治的抗議活動此前很難吸引超過200人參加,其中一些人是蘇聯時代的異見分子,其他人則是被邊緣化的反對派組織。
????但是上周日的集會卻吸引了約5000人,周二類似的集會吸引了數百人。許多人是對一些社交網站上“繼續革命”的呼吁做出反應,還有抗議者從莫斯科中部的凱旋廣場發出微博。
????《生意人報》調頻電臺評論員馮埃格特表示:“網絡存在首次真正轉化成了線下政治。整個事件就像雪球。這肯定是未來將存在于俄政治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的開始。”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7日文章】題:春天來到莫斯科——拉鋸戰開始了(作者康斯坦丁?馮埃格特)
????現在每個人都在想:“我們是否正在見證 ‘俄羅斯之春’歷盡艱難在冬天到來?”我的回答是:是的——但可能與阿拉伯革命的方式不同。我預計這更可能是一場拉鋸戰而非閃擊戰。
????人民愿意培養并投票支持除了統一俄羅斯黨之外的其他政黨,這令現政權吃驚。對于選票作假這種司空見慣之事的強烈反應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普京和他的團隊似乎并沒有應急方案。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7日文章】克里姆林宮方面不僅正在失去知識分子和文藝界的信任,也失去了30多歲人群的信任,這些人從原先的不關心政治或支持普京轉向了堅決反對。這些人并不多,但他們都是受過教育、見多識廣、了解互聯網并有遠見的人士。他們的離去對于克里姆林宮和統俄黨來說是無可挽回的損失。
????隨著總統選舉將在2012年3月到來,普京現在只有3個月的時間向公眾呈現一個“普京 2.O版”,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 3月的選舉變成慣常的與官方批準的對手之間的暗中爭奪,那將進一步削弱普京的聲望。如果選舉放開真正的競爭,他將不得不經受真正的批評甚至參加電視辯論——這是俄羅斯領導人從未做過的事情。這增加了這位出了名的風險規避者的風險。但承受這些風險似乎是克里姆林宮的唯一選擇,如果他們希望阻止關于合法性的批評將這個政權吞沒的話。
????【法國《費加羅報》12月7日文章】俄羅斯基本上是個“食利國家”,其主要收入是石油和天然氣收益而非稅收,這讓當局可以無視政治代表性的要求。俄羅斯表現出所有食利國家的特征:專制政體、政治和司法機關薄弱、缺乏法治和透明度、壓制言論自由、腐敗橫行、任人唯親等。此外,俄羅斯還存在投資目光短淺、對原材料行情變化的承受力差的問題。
????俄羅斯制造業沒有競爭力,軍工產業失去了在印度和中國占據的強勢地位,科技研發支出僅為美國的15%、中國的四分之一。俄羅斯大學幾乎無法登上國際排行榜,只有兩所學校躋身世界大學排行榜500名。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前景能否帶來深刻的經濟改革值得懷疑。著名經濟學家古里耶夫曾說過:“深刻改革看起來極不可能,因為改革將損害掌權的精英階層的利益。結構性改革將削弱精英階層對政治和經濟權力的控制。”這一結論在今天看來無比正確。
????(來源:新華網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