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宋立洪做客中國日報網,解讀當前商務形勢預測明年工作重點。在回答如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一問題時,宋立洪副司長指出,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此您怎樣理解,商務部會有哪些新的舉措?
宋立洪: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體的內容寫了三條,怎么理解?商務部怎么辦?黨組還在研究。以我個人的理解,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來,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外貿、外資、對外投資主要指標躍居世界前列,可以說我們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但是我們現在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開放型經濟怎么發展?我以為,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最近我結合讀歷史書做了一些思考。過去一百年的世界從打仗到不打仗,從高筑關稅壁壘到后來的經濟全球化;過去一百年的中國從閉關鎖國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都經歷了重大發展,也都經歷了開放的歷程,可以說開放推動了發展。當然這些發展里面有科技革命創新的貢獻,有制度規則創新的貢獻,但是我覺得開放是其中一個重要思想,一個重要理念,也是一個重要做法,而且其對發展的貢獻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如果我們進一步放寬歷史視角,實際上大國崛起的過程都伴隨著對外貿易、引進外資和資本輸出的發展歷程。
所以我們必須以更大的勇氣、更堅定的步伐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好地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換言之,就是我們要在全球范圍內來配置資源,我們要在兩個市場上來提高競爭力。現在是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為什么?因為有跨國投資、國際貿易。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提高競爭力?只有轉型升級,只有通過開放來促進市場競爭。越是競爭越能夠促進創新、促進轉型、促進發展,這是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