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軍事介入“臺海沖突”的演習細節最近被披露。臺灣《中國時報》不久前突然透露了今年美軍“龍嘯”演習細節。“龍嘯”兵棋推演是美國國防大學針對“臺海戰爭”設置的高規格例行性年度軍事類比推演,很大程度上反映美軍方“介入臺海戰爭”的方式和決心。因而,該演習內容刊出后頗受國際社會關注。
·4艘航母介入“臺海沖突”
其實在今年4月,日本公共電視臺(NHK)就報導了美軍將于5月底舉行“臺海戰爭”類比推演的消息,但沒有報導具體演習內容。此后媒體再無相關報導。此次臺灣媒體的報導令人多少感到意外。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美軍方為了吸引國際“眼球”,故意制造
“懸念”。
據《中國時報》報導,此次推演五角大樓居然以“2艘航母被擊沉”為背景設計推演。演習將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美臺聯合對解放軍軍力部署和戰場情況實施偵察,美軍將動用太空衛星、偵察機和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間諜船,對解放軍實施全方位偵察。
第二階段:臺海戰爭爆發后,美軍四個航母戰斗群迅速向臺灣東海岸附近海域集結。接下來的作戰中,美軍航母遭到解放軍蘇-30戰機、新型“宋級”潛艇和先進驅逐艦的立體“飽和”攻擊,損失慘重并有2艘航母被擊沉。
第三階段:在艦隊損傷慘重的情況下,美軍出動駐扎在關島和沖繩的B-2轟炸機、F-22隱形戰機、攻擊型核潛艇對上海、深圳、廣州、廈門、香港等經濟發達城市,以及解放軍導彈陣地、碼頭和機場,實施輪番轟炸和導彈攻擊。同時美國對中國周邊國家施加強大政治攻勢,從外交上惡化中國作戰環境,以摧垮中國政府攻占臺灣島的決心。
·美軍“臺海演習”花樣多
其實“龍嘯”演習并非美軍針對臺海的唯一演習。自1996年“臺海危機”后,在不斷向西太平洋地區關島、沖繩等基地部署大量高精尖兵器的同時,美軍每年都要進行諸多“臺海戰事”演習,主要有四大類:
一是電腦類比演習。它可類比或設計戰場情況,通過網上即時對抗演練,檢驗己方的真實作戰能力。這類演習靈活高效,可根據需要檢驗多種戰場環境。除“龍嘯”演習外,美國防部、太平洋司令部和智庫蘭德公司也經常大搞臺海戰事推演。據報導,蘭德公司曾公布過一次電腦軍演的結果:美軍部署在嘉手納空軍基地的F—15戰斗機增加一倍,可使臺灣對抗大陸的成功率超過50%;若再增加一支航母戰斗群的空中力量,成功率將達80%。
二是實兵演習。美軍以“臺海”作戰為背景的實兵演習和訓練異常頻繁。2001年,美海軍“洛杉磯”號潛艇借南海演習返航之機,在東海地區監測解放軍新型導彈試射;2002年8月,美兩大航母戰斗群,在靠近臺海公海海域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據美軍自己統計,2005年美軍在亞太地區舉行大型聯合演習和訓練多達50多次。
三是智囊紙上論兵。除美軍之外,美國諸多智庫和軍事專家也在積極研究臺海作戰策略。蘭德公司就先后對解放軍攻打臺灣的方式、戰法、勝利幾率和作戰步驟作了詳細研究。它宣稱,解放軍攻打臺灣有4個階段、6種方案、8種戰法和7成勝算。
四是協臺演習。美軍經常參與或指導臺軍演習,甚至暗暗與臺聯合演練。臺灣F-16戰機飛行員在美受訓時就與美空軍一起搞空戰演習。
·五角大樓“顧慮”重重
分析人士指出,美軍并非真是“天下無敵”、“肆無忌憚”。從背景設置來看,美軍并沒有將日本等國參與的情況設入其中,這恰恰反映五角大樓種種“顧慮”。
一是它迄今不敢確定周邊國家的立場。例如,戰時日韓能否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二是臺灣有無能力堅持到美軍到來;
三是解放軍的綜合戰斗力到底如何,美軍是否仍會遭受朝鮮戰場上的“尷尬”。近來美軍邀請解放軍觀摩演習甚至直接參加聯合軍演,分析人士強調指出,“探探解放軍的真實作戰能力”,是其目的之一。
防務人士指出,在近幾年“臺海沖突”推演中,美軍都設置了“驚險”場景。去年,美軍就上演了“兵敗清泉崗”的一幕:戰爭中,美軍試圖花費五天的功夫,將一個重型機械師送上臺島強占清泉崗基地。但在解放軍猛烈火力攻擊下,美軍殘遭失敗!專家認為,“航母被毀”同“兵敗清泉崗”如出一轍,都是美軍的一種“同情策略”,企圖利用“慘敗”博取同情,渲染解放軍威脅;另外也為向臺兜售軍火尋找理由。俄羅斯一些防務專家曾指出,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每次戰前,美軍“同情策略”表現都尤為突出,為開戰營造道義支持和藉口,此次披露“龍嘯”演習以每兩艘航母被“擊沉”如此重大代價為背景,反映出美對臺灣的重視,同時在未做到“知己知彼”之前,美也絕不會為臺海擅自出兵。(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