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
·確立超常規發展戰略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武器裝備在基本實現機械化后,又不失時機地啟動了數字化建設,開始向信息化轉變。我軍基礎相對薄弱,要完成從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必須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及早瞄準未來主戰場,長遠規劃武器裝備項目,采取超常規發展戰略,盡快縮小與強敵的“技術差”。
在發展方向上,瞄準前沿,超前預測。針對未來戰爭信息化程度更加明顯、作戰空間更加廣闊等特點,緊密跟蹤世界軍事科技發展動向,把握武器裝備發展脈搏,把規劃的主要方向轉移到戰略性、前瞻性、關鍵性的信息技術上來。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發展什么”的原則,從頂層上搞好武器裝備發展的總體設計,努力形成地面、海上、空中、太空相配套,戰略、戰役、戰術相配合,作戰與保障相匹配的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通過超前規劃和設計,力求在高起點上趕超,爭取在高水平上突破,以跨越換時間,以突破換速度,以特色換質量,努力在關鍵領域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軍隊武器裝備發展步伐。
在規劃步驟上,未雨綢繆,分步跨越。新軍事變革的實質是軍事領域信息化,要廣泛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的武器裝備,有效開發和利用與國家安全利益相關的信息資源,全面提高軍隊戰斗力。要立足國情、軍情,著眼長遠發展,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跨越:第一階段,以信息化需求牽引機械化發展,進一步提高機械化建設的質量、效能和水平。第二階段,在鞏固和強化機械化的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軍隊信息化體系。第三階段,形成與主戰武器高度一體化的武器裝備體系,使我軍具有較高的指揮控制、態勢感知、快速部署、聯合作戰和實時保障的作戰能力。
在項目安排上,抓住關鍵,形成特色。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在“刀刃”上,通過局部躍升帶動整體發展。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攻克難關,重點解決規模小、效能低的問題,逐步構建全軍各類信息的實時指揮控制、全維偵察監視、數字通信傳輸、有效電磁壓制和精確火力打擊的綜合平臺。當前,要著力研制GPS干擾器、電磁脈沖炸彈、芯片生物武器等新機理、新概念信息戰裝備,大力研究黑客程序、計算機病毒等網絡攻擊技術。通過這些信息戰項目的研制、開發和運用,力爭在未來作戰中獲取局部優勢,真正掌握幾件有效制敵的新法寶。
·實行一體化發展模式
新軍事變革是由軍事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的發展、軍事理論的創新以及編制體制的調整等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系列雙向或多向的互動關系,即技術進步和武器發展推動新軍事理論的形成,新理論又對武器裝備發展提出新的需求,引導軍事技術向前推進。新武器裝備和新軍事理論促使軍隊編制體制發生變化,而編制體制上的變化,又從制度上、組織上保證了新武器裝備和新軍事理論之間的統一。因此,要實現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在精心規劃、周密部署的基礎上,使內部各要素有機“融合”,以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促進武器裝備戰斗力的提高,努力縮小與世界軍事強國的差距,全面加速跨越式發展的進程。
機械化平臺的改造和信息化裝備的研制,貫穿于武器裝備壽命周期各個環節,包含火力、機動、防護和信息等多個領域,涉及訓練、使用、維修、管理等多方面。應運用系統工程、并行工程等原理,采用綜合設計模式,強調技術標準統一,使用手冊與訓練法規等相關配套建設也要緊緊跟上,以此保證一體化發展模式的順利實施。主裝備及其保障系統,平臺及其信息系統要作為一個整體同步進行研制,使其達到最佳匹配,以提高武器裝備本身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確保武器裝備能夠盡快適應信息化戰場作戰的要求。
現代戰爭是武器裝備體系的整體對抗,是各種武器裝備系統之間和系統內部整體合成能力的對抗。與之相應,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就不僅是單個武器裝備和戰斗單元戰力的提升,而是發揮出武器裝備體系的整體戰斗力。要改變以往縱向發展武器裝備的做法,加強一體化建設,如使用共同的軟件、語言,執行統一的規定、協議。要通過計算機和信息網絡,融合、鏈接在空間上分散的戰場武器裝備系統,實現各系統間的無縫隙連接和作戰信息的共享,解決目前各級指揮部門、各戰斗與保障部隊、各種武器系統與作戰平臺以及單兵之間互通性、互聯性較差的問題。通過一體化發展,構建縱橫交錯的戰場綜合網絡系統,使部隊能更快、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及時掌握戰場態勢,優化指揮與控制過程,顯著提高作戰系統的整體對抗能力,努力實現整個武器裝備體系向信息化的跨越。
·堅持多元化發展方法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軍武器裝備建設資源相對貧乏,不論是資金的投入、技術的儲備,還是科技人員的數量規模與專業素質,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積極推行以多元化協同、多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強化有限資源的科學配置,特色與獨有技術的有機結合,優劣與短長裝備的相互彌補,才能完成我軍武器裝備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歷史使命。
高技術戰爭是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武器裝備整體結構水平的高低成為制約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新軍事變革下的武器裝備整體建設,要求各個部門密切配合,各項工作有機銜接。因此,各部門、各單位要拋棄墨守成規、各自為政的做法,以創新的精神和開放的理念重新組合軍事部門力量,打破軍兵種體制和專業職能界限,拋棄部門間的條塊分割,加強各單位力量的交叉與融合,使武器裝備建設形成完整的鏈條,以增強聯合發展的武器裝備對未來戰場環境的適應能力。
當前,經濟與科技一體化的趨勢日趨明顯,技術在國際間與國家內部各部門間轉移速度加快,特別是作為新軍事變革主導因素的信息技術,具有高度的擴散性,這就為依托國家科技基礎平臺發展武器裝備提供了客觀可能,也是堅持多元化發展方法的現實依據。要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統籌協調軍口、民口的科技創新,形成軍品高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民品市場需求推動軍事裝備技術發展的良性互動關系。通過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真正實現國防科研與國家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把軍用和民用技術集中在一起進行突破,加快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降低獲取前沿技術的費用。在國防科技研究和武器裝備研制中,要組織民用科技力量協作攻關,有效吸收民用科研經費,按照優勢互補、資金分攤、成果共享的原則共同開發,使人才、技術、設備、管理等資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使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關聯,從整體上降低技術的研制與開發成本,不斷提高武器裝備研發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跨越式發展進程。
·建立高效率發展機制
信息化作為新軍事變革的本質和核心,代表了新軍事變革的潮流與動向,代表了軍隊建設和武器裝備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要在新的起點和更高的層次上,科學組織武器裝備建設,就必須從那些不合時宜的體制與機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運用新的體制與機制,使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戰略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推進。
推進武器裝備向信息化跨越是一項嶄新的歷史課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實踐中容易犯循規蹈矩的錯誤,阻礙跨越式發展戰略規劃的實現。因此,要運用成本、價格、物質獎勵等經濟杠桿,向適應未來戰場的武器裝備項目傾斜,鼓勵武器裝備建設中的創新和探索。要通過行政命令、管理制度、人事調動來調節人、財、物的有序配置,克服跨越式發展中的人為因素。要打破“平均主義”的思維方式和做法,通過給予武器裝備項目創新部門和單位特殊的政策,保障跨越式發展的順利進行。要從制度和機制上規范和保障超常規的發展戰略、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和多元化的發展方法的有效施行,明確規定各級領導干部要成為新軍事變革和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的有力組織者、帶頭實踐者,努力調動廣大群眾的創新精神,使之成為武器裝備建設跨越式發展的積極響應者、全力參與者。
在武器裝備采購、科研和保障工作中,積極創造良性競爭氛圍,促進裝備質量、科研水平和保障效能的提高。在依托國家科技發展和吸收民用技術時,將軍隊系統外部各種技術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找到效費比最大化的先進適用技術,為跨越式發展直接提速。特別是在武器裝備研發過程中,要增強先期技術和先期概念技術的模擬演示與實際效果驗證,盡可能在真實的作戰環境中對武器裝備能力進行演示,對比其軍事應用的有效性和作戰系統的完整性。武器裝備使用部門要全程參與,為項目的改進提出意見。武器裝備交付部隊后,要根據使用與維修的實際情況優化原有的保障計劃,修訂與補充保障性分析記錄數據庫,以實現對武器裝備的高效保障。
防偏糾誤,強化評價監督。適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推進我軍武器裝備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為防止武器裝備建設中的決策偏差,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要在強調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評價、監督和矯正機制。武器裝備建設的考核評估工作,必須由獨立于武器裝備研制方和武器裝備使用方之外的第三方權威機構來實施,以保證評估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確保武器裝備建設跨越式發展戰略的順利實現。(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