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戰爭的道義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通訊技術達到可以即時跟蹤報告每一次戰爭的進展;交通運輸業的進步,足以使世界各國的記者在最短時間里,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任何一個沖突地區。戰場,不僅對戰爭實施者是透明的,對和平民眾也可以是透明的。前幾日,美國參聯會主席佩斯表示,將來的戰爭中將會有更多的殘忍武器出現。即便如此,戰爭的道義性在全世界眾口如潮的輿論面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道義成為高技術戰爭的一個制高點。
在以往的戰爭中,戰爭的道義性主要是政府和政治家們考慮的事情,軍人考慮的是進攻、進攻、不停頓地進攻,直至敵人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這種情形改變了。道義性原則細化到每一作戰單元、每一參戰士兵的進攻行為之中。海灣戰爭中,美軍就要求作戰部隊貫徹“效果中心戰”思想。伊拉克戰爭中,這一思想深化到具體作戰層面。所謂“效果”,是指集政治、道德、倫理、法律、軍事目的于一身的綜合結果。它要求在進行戰爭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軍事目的,而是要在攻擊目標的選擇和方法選擇等一系列方面同時重視戰爭的附帶損傷、法律依據、倫理等道義性因素。
在作戰方法的選擇上,比如要癱瘓敵人的電力系統,并不需要炸毀所有電站,只要摧毀遠離居民區的一座電網就可以了,也許根本不需要轟炸任何東西。如果能夠付錢給某個人,讓他關閉電網,效果是相同的。由此可見,“效果中心戰”的實質是搶占戰爭道義的制高點。它預示著過去那種占一地屠一城,一場戰爭消滅敵國幾十萬、上百萬軍隊的戰爭將成為歷史。
當然,我們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現代戰爭道義制高點的爭奪,是在戰爭力量嚴重不對稱的條件下出現的。在一方軍事力量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戰爭選擇的余地是很大的。但在選擇余地很小甚至沒有的條件下,情況則可能發生變化。高技術戰爭仍然是一種暴力對抗,無論是硬摧毀或軟摧毀,其結果都會造成人類物質、精神、生命財富的巨大浪費。如果一味地追求軍事目的,這樣的人或國家無論在軍事上取得如何輝煌的成就,都將在世界輿論面前變成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但過分夸大高技術戰爭的道義性特點,就會陷入理想主義,就從根本上抹殺了戰爭的暴力對抗性質。戰爭的暴力性和道義性是一對矛盾。從高技術戰爭的發展趨勢上看,戰爭的暴力性因素在減弱,道義性因素在增強,因而使戰爭的可控性大大提高。道義制高點的作用凸顯,是時代賦予高技術戰爭的一個突出特點。(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