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今天(6月6日)說,日本已決定在2005/06財政年度為中國提供數目為740億日元(約6.59億美元)低息貸款。這一宣布比通常時候拖延了2個多月。
就此事件,我們連線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所副所長胡繼平,請他為我們做解讀。
問:如何理解對華日元貸款,它對中日雙方各有什么好處?
胡:對中日兩國來說是互惠的。對于我國來說,對華援助資金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于日本,從經濟角度來講,日本政府對華開發援助(ODA)對兩國的經貿合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這個貸款不是無償的贈與,而是低息貸款,在日本國內貸款利率非常低,接近無息,所以ODA為日本提供了一份非常穩定的利息收入。另外,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通過加強在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曾經一度出現“日本投資熱”。因此,日本對華經援并不是單方面的施舍,而是具有“雙贏”的性質。
問:日本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解凍對華日元貸款?
胡:這是日本希望緩和對華關系的信號。在3月份日本宣布暫時凍結對華日元貸款,但是這種“暫時性”的,是必須要解決的,不能永遠凍結,日本就需要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上個月中日外長會談,好像兩國關系有緩和的跡象,日本借此“解凍”,也給自己找了一個體面的改口的契機。
問:我們看到,日本對華貸款是逐年遞減的一個趨勢,為什么?
胡: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數字并沒有減少,是到2001年,2002年,2003年的時候,數字開始下降。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日本國內一部分人看來,中國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大幅增強,應該降低。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體現了日本一種“中國威脅論”的心態。目前,中國人均GDP還沒有達到3000美元,中國接受日本對華貸款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遞減是個趨勢,可能到2008年日本取消對華日元貸款援助。
問:我們知道日本加大對印度、非洲、太平洋島國等地的援助,您能分析一下這種援助嗎?
胡:日本加強與印度的關系,意在拉攏印度牽制中國;對于非洲和太平洋島國,主要還是為“入?!崩?。
問:現在中日關系出現緩和的跡象?
胡:緩和與鄰國之間的關系,這是日本政府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首先,從外交層面來看,顯然與鄰國關系惡化,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另外,迫于日本國內民眾壓力,據了解,80%的日本民眾希望政府能維護好與中韓的關系。不管誰來執政,誰當首相,日本不能單獨地依靠美國,必須搞好和鄰國的關系。
(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