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紐約時報》9月24日文章,原題:美國宇航局首腦到中國談太空合作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邁克爾·格里芬周日抵達中國進行訪問,他成為赴華討論可能的空間項目合作的美國最高級別太空機構官員。
格里芬局長不止一次重復說,這次來訪將是一次探索性訪問,不會簽訂任何雙邊合作協定或確定正式合作關系。他說:“這是一次結緣之旅,沒有任何的先決條件。我們將通過所見所聞得出自己的感受。”
中國是繼美俄后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宇宙航空工程國際合作項目,但屢遭美國拒絕。但最近,美國的立場開始有所轉變。兩年前,當中國邀請時任NASA局長奧基夫訪問時,美方沒有反應。但當中國領導人今年發出同樣邀請時,布什卻接受了邀請。
今年,訪美的中國官員曾描述過他們關于載人和無人項目的計劃,包括將一個小型、有人駐扎的空間站送入太空軌道及制訂月球計劃。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所長約翰·羅格斯頓說:“這里面有布什政府的政策決策,是接觸中國努力的一部分,美國試圖打開對話機制以在其他領域影響中國決策。但美國的動作非常緩慢,也很謹慎。”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沙波西亞說,美國過去一直試圖遏制中國在太空項目上的雄心,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同俄羅斯、歐洲和其他擁有太空項目的國家已有了太空協議,并試圖在這一領域占據主要地位,“中國正以自己的方式開展工作,并有著自己的戰略。它希望能夠同美國合作,并作為一個主要參與者被接受。很明顯,現在美國看到了同中國合作的潛力,這也是格里芬此行的原因。”
《太空參考》9月24日文章,原題:太空外交——中美開始史無前例的合作討論
格里芬將開始同北京就中美太空合作進行潛在討論。但首先,他必須在布什政府的對華強硬政策和已引起美國太空利益警覺的中國軍方及政府機構之間穿針引線。
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蘇聯一樣,空間項目正在被美國當成同潛在對手打開關系之門的外交媒介。正是出于這個原因,布什政府內部十分關心美國在與中國的太空合作上究竟應該走多遠。“華盛頓內部對我們的進程是‘過快’還是‘過慢’仍存在許多分歧。我們正依照自己的感覺前進,我們并不想超出整體進程的進展”。
格里芬說:“我們從來沒有同中國進行過有關空間項目的重要討論。這次訪問將是一次了解之旅,任何超出上述判斷的預測將會使美國或中國為難。”
NASA一位高官說,美中在月球無人探測計劃上進行合作可能將成為此次討論的成果之一。美中在新的月球探測項目上有著共同利益。格里芬此行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直接從中國政府那里聆聽中國近期和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在過去一年中,事情發生了很大改變。我們的立場也稍微變柔和了一些。”(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