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格達被炸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2003年3月20日到2007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整整走過了4年。4年前,呼嘯而至的美國導彈以和平、民主的名義撕破了伊拉克的寂靜夜空,4年后,爆炸聲依然不絕于耳,和平與安寧依然那么遙遠。
許諾的自由并未到來
在伊拉克戰爭4周年到來之際,許許多多的伊拉克人對1000多天前薩達姆雕像屹立在巴格達廣場的日子充滿懷念,他們蜷縮在家里,害怕死神突然光臨……
萊蘭·穆罕默德,一位有3個孩子的母親,至今對薩達姆雕像被推倒的那一天記憶猶新:“我想,噢,真主,這種事真的發生了,我活著看到我的孩子獲得了自由。”
在薩達姆政權轟然坍塌后,身為藥劑師的她先后參加了伊拉克舉行的所有三次選舉,先是選舉過渡政府,然后投票支持新憲法,最后是選舉永久性政府。她清楚地記得把手指浸到紫色墨水里,證明自己已經投票完畢。她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參加了投票。最后,他們驕傲地舉起手指,將這歷史的瞬間化作一張永恒的全家福。
但是,美伊當局信誓旦旦許諾的自由生活并未到來。現在,她的兒子朝思暮想的是如何逃離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她工作的藥店位于遜尼派和什葉派雜居之地,隨著種族仇殺日益蔓延,大多數遜尼派穆斯林已紛紛舉家出逃。身為遜尼派穆斯林的她也不能再前去上班,也無力為自己的房屋供暖。“我被欺騙了”,她說。
當薩達姆被處決后她告訴自己:“那個能夠制止這場流血的人走了,我本以為我們能夠用石油換取自由與民主,而非我們的生命與鮮血。代價太高了,太高了。”
當全尸而亡成為奢想
艾哈邁德·亞西里、一個什葉派穆斯林,也清楚地記得他在薩達姆倒臺后無比興奮。他立即給自己的電視安裝了一臺衛星接收器,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外國電視和阿拉伯新聞頻道,這在薩達姆時代是違法之舉,將為自己帶來牢獄之災。他還購買了一部手機,并且開始上網。
然而,2004年的一天,他的兄弟、一位薩達姆時期的前軍官,在回家的路上被槍擊身亡。亞西里隨后也不得不逃離家園,亡命天涯。
3個月后,他的叔叔在排隊購買汽油時被流彈擊中倒在血泊中。亞西里再次搬家,他絕望地問:“短短的時間內,你的親人先后死去,這一切都是為什么?”
目前他居住在巴格達市中心的曼蘇爾區,這里曾經是巴格達上等人士和外國使團云集的燈紅酒綠繁華之地,現在也岌岌可危。幾周前,他所工作的市場遭到3次汽車炸彈襲擊,至少67人遇難。現在他除了上下班,那里也不敢去,心中存滿恐懼,擔心遭到襲擊,被炸得粉身碎骨。他說:“我們現在嫉妒那些全尸而亡的人。”
薩達姆被捕并未帶來安寧
2003年底,在逃亡近9個月后,薩達姆在一個地洞里被抓了。40歲的什葉派穆斯林比拉勒·阿里當時激動萬分,他操起一支AK-47步槍,對空鳴槍,以示慶祝。
但是,薩達姆被捕并沒有像這位商鋪店主期待的那樣為他帶來幸福與安寧。電力越來越少了,一開始每天8小時,后來6小時,再后來少至3小時。與此同時,汽車炸彈襲擊開始遍地開花,什葉派穆斯林害怕在自己的清真寺里祈禱,不敢到戶外市場購物,那里正是遜尼派武裝的襲擊目標。
什葉派民兵也不甘示弱,開始還擊。于是,許許多多遜尼派男子的尸體開始出現在停尸房。他們手被綁在背后,身上傷痕累累,頭部中彈而亡。兇手竟然與負責監管警察的伊拉克內政部有關。
薩達姆時代是安全時期
莫娜·阿里是巴格達西部一位什葉派單身母親,每當早晨為3個孩子準備三明治和早餐時她就不僅擔心孩子們是否還能活著回來。在他們每天上學的路上,時不時子彈橫飛,從他們的頭上呼嘯劃過。
她每天要到附近的市場買菜。一次,她正走向一個菜攤,一輛汽車在那里爆炸了,霎時間她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尸體,傷者躺在那里痛苦地呻吟。她想,自己險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當晚,她做了一個噩夢,夢見她的孩子成了孤苦無靠的孤兒。
一年之前,位于薩邁拉的伊拉克什葉派圣地金頂清真寺被炸,這被稱為伊拉克的9·11,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仇殺愈演愈烈。“那天我的心中痛苦不已,我知道事態難以平息,我們將長期生活在苦難之中,真的。”從此,昔日的鄰居再也不能和平相處,遜尼派懼怕什葉派民兵和他們的檢查點,什葉派害怕遜尼派武裝和他們血腥的爆炸,100多萬人被迫逃往國外。
莫娜說,在薩達姆被絞死的那一天,她流淚了,她不是為薩達姆而哭,而是為破碎的希望而泣。她對政府失去了信心,認為現政府比前政府更壞。“我需要安全,”她說,“對于我們來說,薩達姆時代是安全時期。”
以牙還牙以暴易暴
穆罕默德·蒙塔茲·杜萊米是一位巴格達遜尼派穆斯林。在金頂清真寺被炸后,他29歲的兄弟奧馬爾成為第一批什葉派民兵報復的對象之一。2006年2月的一天,奧馬爾在檢查點被攔住,什葉派民兵不由分說將他拉下車,百般拷打,最后向他頭部開槍。他的媽媽聞訊傷心欲絕,中風病到。
根據規定,他們可以到政府申請撫恤,但他們不敢前去遞交申請。“那里現在已經為民兵所控制,許多前去的人被殺了,這是政府殺害遜尼派的圈套。” 杜萊米對記者說,作為遜尼派大家族,他們將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如果這里有法律和秩序,我們會上法庭,但現在只能根據族規以眼還眼。我本人不是戰士,我們部族有專門的人處理這類事務。”
那么,如何找到真兇呢?杜萊米內心也一片茫然。一種可能是杜萊米家族的敢死隊抓住第一個落入他們之手的什葉派民兵,然后大刑伺候,直至他開口供出一人,即使并非真兇。于是乎,伊拉克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仇殺日益失去控制。
而在薩達姆剛剛倒臺的2003年,當外國記者詢問一名伊拉克人是什葉派還是遜尼派時,答案經常是:“我們不是什么什葉派或者遜尼派,我們是穆斯林和伊拉克人”。
如今4年過去了,伊拉克卻陷入內戰的深淵。聯合國估計,僅僅在過去的12個月里,3.4萬伊拉克人死于宗派暴力,幾乎是死于戰爭本身的3倍。這甚至比薩達姆統治時期還要糟糕。就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街頭,橫七豎八的尸體有時一連數日無人清理,汽車炸彈留下的彈坑到處可見,哀悼死者的黑色橫幅隨風飄蕩。
伊戰亂局三大原因
那么,是什么驅使曾經在很大程度上和平相處的人們刀兵相向,互相殺戮呢?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目前的亂局,首先是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然后對伊拉克實行了軍事占領。只要10多萬美軍一日不撤出伊拉克,伊拉克的反美襲擊就一日不會停止。
其次,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伊拉克教派矛盾大爆發,各派武裝擁兵自重,搶奪政權和利益,這是伊拉克混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目前控制政府的政黨全部都是伊斯蘭政黨,”伊拉克遜尼派世俗議員穆特拉克說,“那些人都是宗派主義者,幾乎不能一道工作。他們將國家拖向宗派主義之路。”
最后,駐伊拉克美軍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外部伊斯蘭激進的武裝力量進入伊拉克,發動“圣戰”。于是,伊拉克的戰火愈演愈烈,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和平安寧之路漫漫而修遠。(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