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她們是平凡的,因為她們只是千千萬萬的母親中的一員。她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他們用母愛支撐起了一個個新生命。
白荻
演藝界資深工作者。僅讀3年私塾,入行60多年來在工作中學習,成為具個人風的節目策劃和服裝、形象設計。與夫離異30多年來,母兼父職,鼓勵子女自強自立、以德服人,子女評為「亦師、亦友、亦母、亦父」。
羅笑娟
8年前丈夫病逝,留下5名2至15歲的兒女。她曾接受社署幫助,最后還是選擇自食其力,投身工作;熱心參與家長課程,并以過來人經驗鼓勵他人,并擔任學校家長教師會主席一職。
岑敏兒
14歲初中畢業,從社團飯堂雜工,透過自學先后轉職紡織業、廣告界、文化界及報業傳媒,96年成為大公報高級記者。她不時與女兒旅游,并向下一代傳達正面的人生、價值觀,積極發掘并栽培女兒在美術、剪紙方面的天份。
盧麗華
從臺灣嫁到香港,完全融入香港。參加過計算機、香熏、穴位中醫保健課程,致力參與義工訓練、眼科外展及支持出院病人義工訓練。孩子幼時,她陪他們一起讀書,自己亦考獲不少證書;更帶子女一起投身義務工作,培養他們的助人精神。
溫喜歡
身為單親媽媽,努力學習普通話、話劇、音樂、計算機等,曾參與本地及海外的研討會,積極為殘障人士爭取平等機會,為香港女障協進會委員。她與兒子關系融洽,常一起參加群體活動,讓兒子明白「坦誠及共同進退」。
楊惠貞
兩歲失明而被母親遺棄,幸得修女收養。年青時于啟明學校任教,為失明學生教授英語。為了照顧孩子,她放棄全職教師工作。3名兒女皆視力正常,且都是專業人士,兩個女兒均為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兒子是一名牙醫。
邱珍
10多年前生意失敗,丈夫失蹤,留下一個患有智障及自閉癥的兒子、患有老人癡呆癥的年長奶奶、3個女兒及一大堆債務。逆境中,她堅持自力更生,找到工作便放棄依靠綜援;工余時陪同兒子參與不同的活動及義工服務,其子已學有所成。
溫觀帶
新界農村長大,只接受過有限度教育。創立「北區婦女聯會」,出任首屆主席,并倡議舉辦識字班且帶頭參加。婚后用心維系家人關系,有6個女兒的她以身作則,每早與女兒一同下田收割花束,將之售往九龍花墟,再回家安排女兒上學。
杜玉卿
現年81歲,戰時由于小學停學,逃難回鄉,但仍努力跟隨表哥學習英語,回港后在半島酒店覓得工作。她注重品德教育,從不賭博及打罵女子,曾身兼3份工作以供子女讀書,現兩兒子是公司主管,一兒子任政府高級工程師,女兒則在大學內任教。
孔鳳玲
4歲時父母離異,11歲投身社會,16歲結婚,與夫育有4名子女,當中二女兒是智障人士。她自己百病纏身,95年曾患上乳癌,96年做過切除子宮及卵巢手術,但她從不氣餒,更積極訓練二女兒自理,曾獲得「優秀母親獎」、「最杰出照顧智障人士獎」及「第一屆香港再生勇士」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