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日本外務省官員久村春和在即將出版的二00七年一月號《中國評論》撰文,談日中兩國領導人的“戰略新思維”。
文章引述日中兩國各界對安倍訪華的各種解讀,指出盡管這次安倍訪華得到日中兩國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但今后的日中關系并非一帆風順。兩國首腦終于可以舉行會談這一點上,日中關系只可說是站到了起步點上。日中關系仍處于脆弱的階段,雙方的有關人士還得透過積極及主動的姿態及具體的努力,將日中關系帶向更高層次,以免讓它再走回頭路。
盡管這次安倍首相訪華具有把日中關系帶往新階段的重要歷史意義,但在日中兩國國內,對其意義未能正確及全面地理解,是一件令人極遺憾的事。
文章認為安倍訪華有三點尤其重要:
一、建立戰略性的互惠關系。這一關系,把一向以來的日中關系框架作出一大轉變,是在預言一個嶄新的日中關系時代的來臨。這是日本方面首次將日中關系規定為“戰略關系”。這正如實地表示了日本的對華政策新思維。
日本是以本國最大利益此一現實觀點,重新審視中國的重要性,把日中關系放在戰略關系此一積極位置。而其結果將意味著和中國建立長期的互惠關系,埋首致力于地區及國際性的問題,亦可研判是符合日本國家利益的。
二、對“走和平國家的道路”所作出的積極評價。在歷史問題,尤其是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中日聯合新聞公報”所使用的字眼,止于如“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妥善處理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問題”這類的表現。為了擺脫歷史問題的桎梏而所做的努力,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評價!肮珗蟆钡姆N種表現字句,是日中雙方的“互相諒解”的精神而達致的。而日中兩國超越歷史,給予現時的對手正確而積極的評價,建構一個面向未來的“戰略性互惠關系”這一方面上,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
三、
提出“政經兩個車輪”論!爸腥章摵闲侣劰珗蟆边M一步加入了“讓政治和經濟兩個車輪強力運轉,把中日關系推向更高層次”的這一表現,亦是重要的一點。這可以說是構建日中兩國的“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系”的基礎。
關于日中兩國領導人的“戰略新思維”,文章指出,安倍首相訪華和同意建立“戰略性互惠關系”,是在日中雙方領導人的具有長遠眼光和大局視野,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作出負責任決定而得到實現的。這確實是日中兩國領導人的叡智。
安倍很早就有把日中關系置于戰略位置的構思,卻未為人所知。據日本國內報紙報導,安倍在去年4月初曾論述過“下一次的總裁選舉將決定今后100年的日中關系”這一看法。如果報導屬實的話,可以說正是這種有長期及大局的視野,是帶來這次戰略性果斷決定的最大原動力。
安倍訪華決不是基于國內政治考慮而作出的短期權宜之計,而是意味著構筑長期的日中關系這一戰略性的果斷決定。
文章最后指出,日中兩國是否可以真正建立戰略性互惠關系,要靠著兩國的有關人士,是否可以正確而全面地理解兩國首腦的戰略性思維及能否將它付諸實行。(中評社香港12月2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