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新聞周刊》3月26日(提前出版)一期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政府正在執行一個新的政策,以便縮小貧富差距。文章摘要如下: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去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7%,但中國農村人口被拉得越來越遠。貧富差距基本上是城市和農村的差距,而這個差距還在不斷擴大。中國的基尼系數———經濟學家用來衡量收入差距的統計數字———已經達到0.496,而人們認為超過0.40就要發出警報了。
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努力解決這種不平衡。在最近的人大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宣布了保護私人財產的新措施,成為媒體注意的重點。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許多旨在幫助貧困人口的計劃:農村開支增加15%用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免去所有農村學生九年義務教育的學雜費,醫療預算增加87%。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家溫鐵軍說,這些措施表明中國領導人的戰略完全改變了,集中于人民和環境,而不是不加任何限制的經濟增長。
近幾年中國領導人大力提倡“和諧社會”,即一個沒有被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沖突破壞的社會。可以毫不夸張地把這種努力稱為中國的新政。
中國政府初期優先考慮的重點之一是打破歷時2000多年征收農業稅的傳統,2005年底在全國實行,現在開始見到成效。
中國農村的窮人感到被經濟奇跡拋在后頭。
北京需要設法不僅在城市而且在農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估計,中國今年有2400萬人找工作;要達到創造900萬新的就業機會的目標,壓力很大。
幫助振興中國內地最好的辦法可能是“讓農民組織成基層的合作社,這樣他們在面對奸詐的開發商侵占土地時就能捍衛自己的利益”。給貧窮的農民這種權利是中央政府表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確是一種新政而不是空洞口號的一個方面。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