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本月之內,美國眾議院將對麥克爾·本田等議員提起的議案進行表決,敦促日本政府就二戰期間強征慰安婦進行謝罪并承擔相應責任。無論此議案通過與否,日本政府錯誤的歷史觀都已經被公之于世,超越曾經飽受日本侵略的亞洲諸國范圍,受到越來越多有正義感的人們的關注,這對于還歷史本來面目、揭露日本右翼勢力肆意篡改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戰時慰安婦問題,很早就引起了史學界和亞洲各國民眾的關注,經過對受害者和部分參戰士兵的廣泛調查取證,大量事實表明日本政府在二戰期間存在動用國家力量大批強征普通婦女,進行非人道的性奴役行為。這是對人權的公然踐踏,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令人發指的無恥罪行。
實事求是地說,很多普通日本民眾同樣是慰安婦問題的受害者,有良知的學者和政治家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反思,以“河野談話”為代表的政府表態以及通過設立“亞洲女性基金”等途徑對部分國家或地區受害者也進行了一些補償活動。但令人遺憾的是,關于慰安婦的記載在日本歷史教科書中逐漸被弱化,向日本政府提出類似訴訟的請求被駁回,否認慰安婦問題存在的聲音不時出現,以至于公然鼓吹推翻政府此前的道歉,宣稱“沒有從官方文獻中發現慰安婦受到強制的證明”。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慰安婦問題是一種自愿行為!美國駐日本大使在國會聽證會上反駁說:“她們是被日本軍強奸……強制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用人們熟悉的話說:“當年你們侮辱了她們的身體,現在請不要侮辱她們的靈魂!”
日本右翼出現類似言行無非出于幾種考慮。第一,如果承認慰安婦問題并且對提起訴訟的受害者進行補償的話,可能會造成連鎖反應,日本將不但要對所有慰安婦進行補償,而且會對勞工、細菌戰等受害者索賠產生影響。但看看這些風燭殘年的老人,她們被剝奪了青春、終生都活在痛苦的記憶之中,金錢對她們又有什么意義?這一切是否能夠用金錢補償?她們所要的,不過是在離世之前討個說法,不過是借此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而已。
第二,部分日本人對于承認包括慰安婦問題在內的戰爭罪行始終持曖昧態度,主要是擔心這樣會影響日本的國際形象,給子孫后代留下心理陰影。子貢說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看看那些在盧溝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真心悔過的日本老兵,即使是當年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不也得到國人的諒解和尊敬?相反,文過飾非的行徑只能不斷喚起亞洲各國受害者痛苦的歷史記憶,在還沒有愈合的傷口上撒鹽,增加近鄰諸國對日本能否矢志于和平發展道路的懷疑。
第三,部分日本政治家總強調歷史認識問題是一張“外交牌”,是中韓等國敲打日本的工具,是這些國家政府轉嫁國內政治壓力、遏制日本的手段。其實觀察歷次歷史認識問題爆發的過程我們會發現,無論是靖國神社還是慰安婦問題,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還是細菌戰問題,都不是無風起浪。受害國很少主動發難挑起爭論,一般都是被動應對相關謬論發起的反擊。歷史認識問題與其說是中韓等國打出的牌,不如說是日本某些政治家為了狹隘的國內需要而主動挑撥的借口。從當下慰安婦問題引發全球范圍的關注來看,日本正在把歷史認識問題變成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繩索,是自我束縛和自我遏制。如今世界各國都已經意識到在增強國家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同時,著力擴大自己的文化、制度等軟實力的影響。日本對侵略歷史的種種奇談怪論,極大削弱了自己在國際社會上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對長遠的國家利益有百害而無一利。日本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失敗就是一個明證,人們不能期待一個連起碼歷史責任感都不具備的國家能夠領導世界創造新的歷史。
孔子說過:“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日本必須拿出相當的勇氣和誠意來面對歷史認識問題,否則那夢寐以求的政治大國戰略就永遠是鏡花水月。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初曉波)
(編輯: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