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我所在的城市有兩家報紙正在各各發起撲克牌雙升大賽,意義說得都不小。一個說為的是迎接2008年奧運會,一個說的是迎接今年將要在這座城市舉辦的城運會。我看不出比賽打雙升怎么就能把奧運會和城運會給迎接了,但我覺得把這些未必著實的“偉大意義”去掉,比賽打雙升還是可以算作一個樂事。
生活嘛,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就是個尋找樂趣的過程。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既沒有做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等等的抱負和條件,也未必有搞一個企業去“做大做強”的雄心,人們上班下班,各自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過著自己的業余時間。在業余時間里,有人看書,有人聽戲,有人打麻將,有人泡茶館,各得其所,也未必就硬是能夠比得出高低。
我這樣說,肯定有人會不以為然,說看書聽戲,學了知識,陶冶了情趣,其意義之大,可以上升到“提高民族素質”的高度,豈是泡茶館、打麻將可以比。
確實,社會上充塞著“興趣愛好各有等級”的氛圍。求職求學,參軍招干,人們時常會填報各種表格,其中多有“有何興趣愛好”一欄。我敢打賭,這一欄永遠會被唱歌、舞蹈、集郵、繪畫等項目統治,而不可能出現打牌、打麻將、彈珠子、電子游戲等項目。人們有各種興趣和愛好,而這些興趣和愛好被分成了“可以陶冶情操”和“玩物喪志”兩種。可以陶冶情操的愛好,是可以示人的,是足以提升“競爭力”的;而那些被視為“玩物喪志”的愛好,不可以示人,也足以使一個人的形象受到貶損。有時,“陶冶情操”和“玩物喪志”,差別在于一字之間,同樣是玩撲克牌,一個愛好打牌的人,和一個愛好橋牌的人,獲得了不同的評價;同樣是說話,愛好演講和愛好侃大山,相去約有十萬八千里。
又如愛好讀書與愛好麻將,對于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有多大差別嗎?現在人們都接受這樣的認識,你愛讀書,他愛麻將,可以各不相擾;但骨子里的“愛好等級制”還是存在,這種愛好等級制又是不是有道理呢?我以為,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愛好只是增添生活樂趣的因素,一個人從寫寫畫畫中得到的樂趣,與另一個人從麻將中得到的樂趣,是可以等量齊觀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只要不害及他人,就不僅可以并行不悖,而且應該平等視之。
你可能說讀書有益于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只能說你還沒有真正得到讀書之樂,你的讀書還是變種的“頭懸梁錐刺骨”。閑時讀書,未必有何目的,未必有“學知識”的想法,樂在隨興翻覽,意會前人。此中之樂,與麻將、撲克、釣魚之樂,并無大異。你說讀書可作大貢獻,我說捅臺球還可以為國爭光哩;你說打麻將有人幾天不下場,我說讀書也壞了很多人的頸椎和脊椎——比下去也難說誰能說服得了誰。
社會發展帶來更多的閑暇,應當讓人們各得其所而又不卑不亢地愛好自己的事情去。工作可以論貢獻大小,至于興趣愛好,只要無害于人,應當同等視之。一部分人顧盼自雄,因自己的愛好欣然得色;大部分人愛好些尋常娛樂,還被人教育得自己都覺得低矮幾分,實在不是“提高幸福感”的做法。
吉尼斯世界紀錄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因為它讓各種奇怪的興趣和愛好一樣地可以爭奪“世界第一”。對愛好不必分等級,愛好什么都不必自加菲薄。
愛好平等,生活快樂。
(劉洪波,長江日報首席評論員,知名雜文家)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作者:劉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