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參議院選舉在即,對于7月29日的投票結果,安倍晉三首相似乎已經失去了信心,日本民眾也大都不那么看好自民黨。
畢竟5000萬件養老金出了問題,政治與金錢在這一年里一直說不清楚,從過去的參議院選舉結果看,自民黨屢屢敗績,即便如日中天的小泉內閣時期,在安倍晉三干事長統領下,也是慘遭失敗,那次小泉首相雖然沒有下臺,但是是以安倍干事長引咎辭職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如今安倍干事長成了自民黨總裁、內閣首相,誰也不能保證他這次能雪恥。
問題是最后敗到什么程度?保住45個議席,算是小敗,不足以讓安倍首相退位,如果在40個議席以下,則與1998年的橋本龍太郎首相一樣大敗,應該是安倍效仿橋本讓出首相職位。誰來接替安倍首相?呼聲最高的就是現任外務大臣麻生太郎。
“純種馬”的互換性
日本國會中,子承父業,一家三代從政的人數不少,但能被日本媒體稱之為純種馬“thoroughbred”的人卻不多。目前在日本同時獲得此名譽的人有兩位,一位是安倍晉三首相,另一位就是麻生太郎外務大臣了。
安倍首相的父親出任過外務大臣,以其政治能力,本來首相一職非其莫屬,可惜英才早逝;安倍家族中,其爺爺輩出過兩位首相,一位是岸信介(在職期間:1957-1960年),另一位是佐藤榮作(1964-1972年)。等安倍晉三拿下首相職位,先后用了34年,花去了兩代人的努力。從安倍家族的血統上看,日本媒體稱之為“純種馬”。
麻生家族亦華麗非凡。麻生太郎本人娶鈴木善幸原首相的女兒千賀子為妻,父親是國會議員,老爺是日本著名宰相吉田茂(1948-1954年)。麻生喜歡說某國做過新聞發言人的英語翻譯,后出任外長的人,其英語勉強能讓人聽懂。這到并不是麻生英語水平太次,而是他暗地炫耀自己大學畢業后去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學習過兩年,又去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留學一年的談資。英美記者采訪宮澤喜一原首相回來后,必定會夸贊其英語運用能力之高超,但采訪麻生回來后,拿麻生與宮澤比的人不多。日本媒體同樣稱麻生是匹“純種馬”,但里面除了有麻生家族背景顯赫的含義外,其個人的學歷背景,也不是其他內閣成員能比擬的。
在東京的賽馬場上,冠名thoroughbred的純種賽馬不多,此種賽馬斗志特別旺盛。日本媒體愿意同時稱安倍、麻生為純種馬,還有一個意思是,兩人在意識形態方面有很多共通點。傳記作家吉田司說:“安倍與麻生存在著某種互換性。在思想上兩人都屬于右翼國防鷹派人物,主張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在努力獲取集體自衛權,麻生則主張為核武裝爭論解禁”(見《朝日時代》周刊,2007年7月16日)
。
“美好國家”與“自由繁榮之弧”
走進日本的書店,看到收款臺前堆放著的麻生太郎著《自由與繁榮之弧》時,似乎仿佛能讓人看到去年9月安倍競選自民黨總裁前,書店里堆放大量他寫作的《走向美好國家》一書的情景,看上去政局就要流轉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了。
安倍首相主張從“戰后框架中解脫出來”,建設一個超越狹小島國政治,能參與國際政治軍事行動的美好國家,麻生則把焦點更多地對準了資源、能源上。
日本媒體在解讀“自由與繁榮之弧”時,認為麻生要在歐亞大陸上建立一條從蒙古到烏茲別克的新紐帶,確保地下資源、天然氣供應。吉田司說:“在繁榮之弧的前方,有與中國共產黨爭奪海底資源(油氣田)的問題,后方則出現了俄國普京主義的資源民族主義(新冷戰結構)擴張的跡象。”
在人生旅途中,安倍首相僅在神戶鋼鐵廠工作過3年,而麻生大臣從國外留學回來后,26歲進入其家族企業,33歲出任總裁,39歲當選為眾議院議員后,也是該家族企業的主要決策人。麻生家族以煤炭起家,后發展到水泥等其他產業,對能源問題有種特殊感覺。
日本國家也許要從多少有些虛無縹緲的“美好國家”向實實在在確保能源的“自由與繁榮之弧”轉變了。
(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