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APEC高官和前駐外大使、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王嵎生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韓國新總統李明博5月27日至30日訪問中國。這是他所謂“強國外交”的第二步,也是他“有原則的務實外交”或“靈活的實用外交”新的實踐。
李明博總統是韓國公認的“務實派”代表人物。由于他在競選期間和上任后說過一些讓美國和日本某些人感到“充滿希望”的話,也有過一些對中韓關系并非正面的言論;在首訪美、日期間,反復強調要“鞏固韓美同盟”和對日外交“新思維”,并提出“價值同盟、互信同盟、構建和平同盟”三項原則,日本右翼媒體“大喜過望”,稱贊他是多年來難得的“第一位親日派的韓國總統”;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也感到“機會來了”,迅速提出美、日、韓應盡快建立一個“聯合安全實體”(據說三國正在醞釀召開籌建這一實體的峰會)。聯系到李明博上臺后朝鮮南北方局勢的某種緊張,國際上不少專家學者擔心,李明博外交新政可能導致這一地區的不穩定,引起地緣政治的重新組合。這種擔心不能說沒有一些道理,但縱觀李明博外交全局,以及這一地區形勢的主流,似乎并非如此。
首先,關于李明博要改善和加強同美日的關系,如果不是從“冷戰思維”觀察,似乎也無可非議,甚至可以樂觀其成。如果李明博是出于“冷戰思維”考慮,那他如何能真正成為一個“企業首席執行官式的總統”?如何還能讓韓國經濟更上一層樓?精明的李明博總統不會不計后果,韓國老百姓和企業界也很難茍同。
第二,關于同中美俄日四大國關系,李明博在強調鞏固韓美同盟、發展韓日友好的同時,也一再表示要加強與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合作,強調要在四大國之間奉行“強國外交”和“平衡外交”。當然,他外交新政的側重點與其前任盧武鉉確有明顯不同,但為了韓國本身的國家利益,大體上還是在“平衡外交”的范疇內運作。
第三,關于中韓關系,不久前,他在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明確表示,“韓中關系與韓美關系一樣重要”,并說現在朝鮮半島處于南北分裂的狀況之下,“只有靠中國的多方面幫助,才能讓朝鮮半島穩定并繁榮起來”。他這樣說并非偶然。且不說政治方面的需要,僅就經貿關系而言,中韓的貿易額非常大,去年突破了1500億美元,大于韓美和韓日貿易的總和。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國,也是最大的投資國。李明博要當好“經濟總統”,豈能同冷戰思維嚴重的那些人同流合污,參加“疏華”和“遏制中國”的圖謀。精明的李明博總統怎么會去自尋麻煩和失敗?!
第四,從地緣政治大環境看,目前中美關系平穩發展;中日關系已開始進入“暖春時期”,正在全面落實戰略互惠關系,福田政府還提出要奉行“共鳴外交”;澳大利亞新政府不贊成拼湊針對中國的什么“民主國家同盟”,要發揮中間人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務實的李明博總統豈能跟著日本右翼和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的調子轉、給他們反華的機會?!難以想象。
因此,李明博總統這次訪華意義重大,既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發展中韓關系,也有利于本地區的和平與發展事業。日本右翼和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可能會大失所望。(外交筆會時評組王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