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凱恩立場大轉彎
當然了,麥凱恩也不會坐以待斃。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他明確地表明,如當選,他將推行低賦稅、嚴格財政紀律和開放市場的經濟政策,并將在減輕美國面臨的能源壓力的同時促進全球環境的改善。
麥凱恩的基本思路是恢復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作為一個百分之百的自由貿易支持者,麥凱恩希望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并承諾要將布什總統針對個人的減稅措施延長有效期。
不過,這里面有兩個問題。
一是前后不一的問題。當初,老布什之所以連任失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當初是承諾要減稅的,但卻在經濟形勢不佳時“被迫”加稅,結果被選民視為出爾反爾,不可信賴,支持率驟降。而麥凱恩此前對于減稅也是非常反對的,曾經兩次投反對票,這種立場的大轉彎不能不讓人心生疑慮。
二是即便麥凱恩當選,并“如約”向國會再度提出布什的那一套減稅法案,國會恐怕也很難通過,因為民主黨的多數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其反對減稅的立場也很鮮明。
奧巴馬的政策亮點
在另一邊,奧巴馬則力求“為掙扎求存的業主提供救濟,為所有人提供承受得起的保健和大學教育”,并希望在稅制方面“動手術”。在奧巴馬提出上千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中,包括對那些在財政上舉步維艱的州提供援助,由聯邦政府出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減輕中低收入家庭的稅務負擔等。
這反映出奧巴馬的基本經濟政策。一方面是救濟。從幫助中低收入家庭,到扶持財政困難的州,都顯現出他的重視民生和弱勢群體的傾向;另一方面則是促進。從聯邦政府出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看,頗像當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以基礎建設促進就業的思路。
奧巴馬的另一政策亮點,是緊緊抓住能源與環保問題大做文章。在近期的表態中,奧巴馬承諾將在當選后對石油公司課以重稅,并賦予聯邦政府更大的權力,以便打擊石油市場上的投機行為。奧巴馬的言論得到了專業機構的支持,經過分析,這些機構得出結論:目前導致油價居高臨下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供需關系,而是金融資金的投機炒作。事實證明,過去一段時間對投機炒作的遏制,確實起到了平抑油價的作用。
應該說,奧巴馬抓住了要害。由于能源價格在相當程度上會影響到美國的經濟發展與民生,抓住這個問題,就可以和民眾走得更近。不僅如此,這還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布什政府的能源集團背景,而這也是美國媒體和民眾非議較大的問題。
盡管麥凱恩也確認平抑油價的重要性,也表示若當選會延緩征收聯邦汽油稅,并將依靠市場創新確保環境保護,同時支持開放近海油田以增加油源,但問題是,今年5月在北卡羅來納州預選期間,麥凱恩也曾表示愿意考慮征收石油暴利稅,而今卻反對奧巴馬從石油公司“拔毛”的主張,難免給人出爾反爾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