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第64屆聯大即將在9月召開,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媒體對此次聯大將討論什么重大議題似乎并不在意,而是把矛頭指向了秘書長潘基文,對他橫加評論,任意貶損,其中一條就是“他講英語發音怪怪的”,有損聯合國這一神圣講臺的崇高聲譽,又有英國媒體7月27日說“他組織能力低下”。那么,這些對潘基文的指責到底用意何在呢?
人們清楚地記得,安南秘書長卸任前,西方就放出消息,說“亞洲缺乏秘書長人選”,堅持要選某些西方小國的代表出任此職。此舉受挫后,西方國家被迫同意潘基文出任此職。那時西方媒體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說潘基文如何如何優秀,其中一條是“他英語講得漂亮,發音純正,從小學起就是“英語神童”,而且還說潘基文法語講得也不錯。總之是一片贊揚之聲。潘基文出任聯合國秘書長已近兩年半,人還是同樣的一個人,而英語卻變得上不了臺面,變成“講英語怪怪的”?
探究其原因,其實很清楚。潘基文出任聯合國秘書長以來,一直根據《聯合國憲章》辦事,深得發展中國家的贊揚,卻惹惱了西方發達國家,在氣候問題上,他批評西方在“碳排放”方面十分不得力,使《京都議定書》到期后可能發生后續問題。在達爾富爾問題上,西方一些國家光唱高調,對潘基文支持的“雙軌制”做法——即政治談判和組織聯合維和部隊,一直不熱心,致使安理會通過組建2.6萬維和部隊的決議始終擱淺不能兌現。
這次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后,潘基文在各種場合批評說,這是西方缺乏金融監管才釀成大禍,而且由他親手支持成立的聯合國專家委員會全面批評美經濟存在的種種弊端,弄得西方好不尷尬。前不久,潘基文訪問了美國,要求美國補繳所欠的聯合國會費,語氣尖銳,毫不留情。這就得罪了美國國會,認為“他侮辱了美國”。天底下,只有美國部分議員堅持這種荒唐的邏輯,自己欠了費,人家好意提醒,卻變成了“侮辱”。
由此種種,西方可謂憋了一肚子氣。最近,潘基文又主張要同阿富汗塔利班高層進行談判,這同西方主張相左,也惹怒了西方一些政要,認為他不聽話。這就是對潘基文的種種惡意貶損浮出水面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這種貶損還包藏另一種禍心,即制造輿論,從而阻礙潘基文連任。聯合國秘書長由于得罪西方國家而不能連任的不是沒有先例,來自埃及的聯合國第六任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就是一例。
總之,對潘基文秘書長的工作可以批評,但不能惡意攻擊,對西方媒體的動向我們應該繼續關注。
(作者:吳妙發,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安理會候補代表,外交筆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