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陳及時、何東旭、方招是三個大學生,他們的人生在還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這個結束有著雖死猶生的意味,因為他們三人就是湖北荊州市長江大學舍己救人而溺亡的學生。鄭智化曾有歌唱到:“是否記得我驕傲的說,這世界我曾經來過,不要告訴我永恒是什么,我在最燦爛的瞬間毀滅?!边@種生命的毀滅既是永恒與永生。
有人說,本周人物你寫誰?是不是寫寫新近成為億萬富翁的余秋雨老師?他有什么可寫的呢?他成為億萬富翁是遲早的事,這是他一路狂奔而去的路徑。所有說著山居如何的人,其實都可以用“終南捷徑隱士蹤”來描述,只是升官還是發財的選擇罷了。只有這種大學生才值得一說,他們并未真的為未來做個打算,而是在人類善良天性的驅動之下,做了一個即時的選擇。也唯有這樣,他們的價值才超越了億萬元人民幣與費盡心機寫下的“含淚”文。
只是每次在英雄出現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社會的暗影。在那個學生們舍生取義的江灣,每年都是要淹死一些人的。而在那個地方的漁民當中,就有依賴只撈尸體而不救人賺錢者。根據記者的報道,當時有人跪下向這些人求助而遭到了拒絕,因為這個活計不掙錢。幾個救生圈就能少了三個失去生命的英雄、多了三個不那么悲傷的家庭,但就是有人在旁人救人時見死不救。一直以來我都反對的逼人為善,但有能力為善而不為者,確實讓人有踹上一腳的沖動。
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總是出事的地方,當地的警察機構年老兵疲,平均年齡達到50歲,也沒有經常巡邏在此的水上警察隊伍。當我們看到領導車隊隨時可用精壯者頭前開道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會想起在這個事關人命的地方所配備的警力。
或許我們可以說,英雄的成就是他本人的好與其他某些惡共同的結果,由于那些惡的存在,或許會使得英雄從此“輩出”,但這種“輩出”往往是更值得哀悼的。當地要給這三位大學生建立一個紀念碑了,不知道這個紀念碑上會刻什么樣的文字,一般來說,大概還是那種悼念與沉痛并在、溢美與頌歌并存的文字吧。
我倒是希望在碑上刻如下的幾個字:此處不得游泳,免得還有人成為英雄。
(作者:資深評論員五岳散人)
注: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不代表中國日報以及中國日報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