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憂在太空競爭中落后
【西班牙《世界報》9月28日報道】中國發射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將為今后建設更大空間站奠定基礎。中國太空計劃邁出新的一步正值已在太空探索領域領先40多年的美國航天局處于一個關鍵時期。
“我的感受很矛盾,”曾為美國航天局工作超過30年的佩德羅·羅德里格斯說,“我很高興看到一個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國家實現技術進步,為太空開發作出貢獻并保持繁榮。但同時我對美國航天局太空戰略搖擺不定而政治和經濟形勢又使其無法繼續保持領先感到難過。”
羅德里格斯說,北京清楚地知道應該做什么,沒有受到預算爭執的束縛,目標非常明確,并且決定為太空計劃提供一切必要的資金。
相比之下,美國航天局正由于政府并非載人航天計劃唯一投資者的政策限制而處于一個艱難的萎縮期。奧巴馬出于經濟考慮取消了先建立月球基地然后登陸火星的“星座計劃” 并停止了曾經取得巨大成功的航天飛機計劃。今后的政策將是縮小規模并與私人企業合作。
羅德里格斯認為,裁員將使美國航天局失去大量專家和知識積累,而中國可以利用正在測試的技術和發達的計算機系統取得飛速發展。“這場太空競賽的環境有所不同,”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中國太空計劃專家瓊·約翰遜-弗里茲說, “美國與前蘇聯的太空競賽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而現在中國能夠從過去50年里學到的所有東西中獲益”。
天宮一號只是中國2020年以前將大型空間站送入軌道計劃的序曲,預計屆時美國、俄羅斯、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將脫離軌道。“事實上,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新的國際空間站。” 約翰遜-弗里茲表示。
約翰遜-弗里茲和羅德里格斯都認為,中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月球旅行和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中國最終會超過美國,” 羅德里格斯說,“一旦中國人登上了月球,誰會是領導者?”約翰遜-弗里茲指出,更令人傷心的是,當中國開始為其他國家提供聯合登月的機會時,美國依然在調整其無法得到政府全額資助的計劃。“美國的影響力和領導地位將蒙受很大損失”。
【香港《明報》9月29日報道】中國研制天宮一號,為未來獨力打造太空站做準備,觸動西方神經,尤其是目前由美國主導的跨國合作國際太空站將于 2020年退役,中國的太空站屆時有可能 “獨霸太空”。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中國太空計劃專家瓊·約翰遜-弗里茲指出,由于太空科技很多都屬軍民兩用,解放軍肯定可從太空站研發中獲益。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若成功對接,將標志中國繼美俄之后,成為第三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但總體而言,中國的太空技術,仍與美俄有距離。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