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越劇 《心比天高》
時間: 5月28日--29日
場館: 民族文化宮大劇院
票價: 80/120/180/380
演
出:中國杭州越劇院
改 編:孫惠柱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導 演:支濤
演 員:海 達 ……周妤俊,國家二級演員
思
夢 ……陳雪萍,國家一級演員
白大人 ……石惠蘭,國家二級演員
劇情簡介:
此劇是根據挪威大文豪、現代戲劇之父亨利·易卜生一部驚心動魄名劇《海達·高布樂》精心改編越劇《心比天高》該劇講述的是一個智慧的女子海達,想在男權社會中追求自由的生活,不惜拋棄舊情人樂伯,嫁給了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書生思夢。而樂伯在情人西婭的幫助下完成了書稿,很快就要出書將完成一番事業,沒想到的思夢無意中撿到了樂伯的書稿卻被海達燒毀。樂伯為尋找自己的書稿與官員發生了爭執,無意中誤殺了自己。西婭為了完成樂伯的曠世巨著拿著樂伯的手稿去找思夢幫忙整理,而正在為出書發愁的思夢心生一計:欲想盜名出書,在這樣一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海達不堪內疚、悔恨,揮劍自盡。
演出簡介: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三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蓬勃發展,在藝術上吸取了昆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較早地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于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博采眾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等打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筍脫穎而出。如“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云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里競相綻放,預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