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就是她,章子怡,這個如今亞洲最具知名度,全好萊塢最風頭躉的華人女星。叫一聲各位大爺粉絲先別著急著拍磚,請你仔細聽我言。
細數內地女明星,好像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陳沖、張瑜、劉曉慶那一批,真正是票房號召力的一代女星之外,就好像是到了鞏俐的手中,也是靠“張藝謀+鞏俐”這一黃金搭檔,才足足大賣了10年。鞏俐之后,內地女星,就幾乎是全面陷入“票房毒藥”的慘劇了。比如幾年前催生“四小花旦”趙薇、徐靜蕾、周迅、章子怡,你數著手指頭都數不出來她們有哪部電影是票房大賣。徐靜蕾的《愛情麻辣燙》也是不出票房,即便后來她及時轉舵當上才女導演,自導自演的《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當然都沒讓當年玉女如今才女撈回票房。而趙薇,自從《還珠格格》一劇成名后,踏入大銀幕,在2年前達到拍片最高峰,結果不論是和姜文、還是和陸毅、謝霆鋒搭檔主演的電影無一不慘敗,還給人封為“票房毒藥”,真是慘慘慘!周迅呢,拍的電影不多,《美人依舊》、《煙雨紅顏》票房不單慘不忍睹,她的票房運氣從今年年頭《如果·愛》開始,延伸到《夜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愛》票房并不理想,而且它的票房,也不完全是靠女主角帶動,而是陳可辛“沖奧”這一大賣點,還有張學友、金城武、池珍熙這三大腕力撐起來的。
章子怡,貴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又踏上過奧斯卡頒獎臺,還有戛納電影節評委,又是和美國大導演合作,星運是扶搖直上,聲勢是無人可比;但是到了內地,她的作品仍然無法成為生產力,也就是說,她的電影,無法以“章子怡主演”來賣出好票房,真是荒唐啊。章子怡國內最高票房的電影,無疑就是《我的父親母親》和《十面埋伏》,那年她剛出道,頂著“小鞏俐”“謀女郎”之名的第一部電影,但實際買票的人都是沖著老謀子之名去的,《十面埋伏》也一樣道理。《紫蝴蝶》紫得發黑,《武士》被一片黃沙盡掩生氣。《2046》好些,票房失守,但她的表演還是得到認同,捧回影后之冠。還有一朵《茉莉花開》,開了三年都未能公映歷盡波折,能否大賣就靠盡此一搏。如果還是失守,那么“票房毒藥”的美稱就會轉到子怡的名下了。
如今的章子怡,典型的一朵墻外飄香牡丹花。在國外,她接的都是頂尖導演的大片,但在國內,頂尖的制作來來去去都集中在張、陳、馮三大王牌手上,以至于一接其他人的片子,就不幸淪為“女毒藥”了。說來說去,還是電影市道的不興旺,讓國內的明星們失去了身價。電影的規律就是這樣,當明星都失去價值時,電影也就失去價值了——這是電影的悲哀——因為它已經處于僵死的狀況了。(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