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演出:
1、《弦樂安魂曲》 武滿轍
武滿徹1930年出生于東京,自學成材。1950年發表處女作鋼琴曲《2個慢板》。1957年在病床上創作了《弦樂安魂曲》,該曲發表初期受到爭議,1959年受到來日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稱贊,成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他的成功使戰后日本音樂界受到世界音樂界的關注。
《弦樂安魂曲》是受東京交響樂團的委托,初次創作的弦樂作品。這部單樂章的作品分3個部分,從開頭起演奏并逐漸展開的“像波紋一樣展開的柔緩的振蕩”獨白似主題旋律。中途出現的痙攣似部分最終溶化并消失到這柔緩的振蕩之中。來日的斯特拉文斯基臨聽該作品后,十分贊賞。該作品1960年獲得東京現代音樂節德國大獎,之后該作品屢被各樂團選用。
2、小提琴協奏曲 柴科夫斯基
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門德爾松的e小調、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并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的特色不但充分發揮了主奏小提琴絢爛的近代演奏技巧,展開了色彩豐富的管弦樂,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協奏曲更新鮮的韻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國民謠的地方色彩,獨特的充滿哀愁的優美旋律,作成了格調新穎、獨特的作品。
由于這首樂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羅作曲的《西班牙交響曲》的激發而作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兩者之間有著共通的構想。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樂曲當初相當不受世人歡迎,然而歷史最終證明這是一首絕無僅有的音樂杰作,在音樂舞臺上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樂章,短歌,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稱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摯動人,略帶傷感。仿佛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第三樂章,終曲,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子,回旋奏鳴曲形式。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是屬于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以很強的節奏,快活地進行,宛如一幅人民歡慶節日的圖畫。
3、序曲—《費加羅的婚禮》 莫扎特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眾多的歌劇中最為著名的一部,K492,作于1785-1786,這部作品共包括一個序曲與四幕。
4、第四交響曲F小調作品36 柴科夫斯基
f小調 第四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俄:1840--1893)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最具世界影響的俄羅斯作曲家,他所創造的鮮明、深刻而有力的旋律形象,具有令人心馳神往的感染力。柴可夫斯基曾強調表明第四交響曲是一部純粹的心理戲劇。他在生活中所面臨的那些越來越尖銳的涉及哲學根本原則的問題,以及堆積得越來越多的內心的不滿情緒,包括個人同嚴厲的宿命力量、人民群眾同個別人命運的關系等,在作曲家的早期交響曲中都還只是初露端倪,而今卻已成為第四交響曲的內容和核心。這部交響曲第一次如此鮮明地接觸到宿命的哲學思想,第一次如此精練地體現了對生活的深切熱愛,以及人們為爭取自身的幸福而同冷酷無情的命運的威力不懈地斗爭。
這部作品的四個樂章揭示了從個人的悲劇性體驗到人民的節日場面的發展道路:第一樂章具有最戲劇性的特點,實戲劇性沖突的開端和這出戲劇發展的第一階段,它揭示了為孤獨而受苦的個人的斗爭悲劇,是全曲的主要支柱之一。當中兩個樂章稍許脫離并緩和了這個矛盾,為過渡到最后樂章做好準備。最后樂章基本上是人民同兇狠的敵對力量的斗爭,同時主人公通過與人民群眾的交往而克服自己的苦難,吸取了新的力量。“活下去畢竟還是可能的”,這就是作曲家為這部作品下的最后結論。
劇團簡介:
1946年創立,起初名為東寶交響樂團,1951年改稱東京交響樂團,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交響樂團。歷代指揮有近衛秀磨、上田任等,1964年以來,秋山和慶長年擔任音樂監督和常任指揮?,F任桂冠指揮秋山和慶,音樂監督Hubert Soudant、常任指揮大友直人、正指揮飯森范親。
除主辦定期演奏會和特別演奏會外,1997年起先后承擔了新國立劇場落成演出,團伊玖磨作曲歌劇《TAKERU.建》演出和其它歌劇、芭蕾的演出。作為其特色之一,該團還演出包括日本音樂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現代音樂作品和聲樂結合的作品。每年推出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如1994年勛伯格《摩西與亞倫》(由日本人演出的日本首演)、2000年拉亨曼《賣火柴的小女孩》、2001年黛敏郎作曲:歌劇《古事記》、2004年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等。該團先后獲得1949年第一屆每日音樂獎、1953年文部大臣獎、1990年音樂之友社獎、1993年京都音樂大獎、1994年度每日藝術獎、文化廳藝術作品獎、1998年三得利音樂獎、2001年中島健藏音樂獎特別獎。
1996年入選以支援日本音樂界帶頭團體為目的的日本文化廳“21世紀藝術計劃”。目前還被列為文化廳藝術創造活動重點支援單位。
1976年北美巡演起開始國外巡演,至今足跡遍及19個國家,演出64場,在世界各地獲得很高評價。其中,曾于1986年首次訪問中國,在北京和上海舉辦演出,獲得好評。
1999年起在新潟市定期舉辦演奏會。作為川崎市音樂基地的樂團,在2004年7月建成的川崎市音樂廳舉辦定期音樂會,不斷擴展活動場地。
繼承傳統的同時致力于現代音樂創作,藝術水平在世界上得到認可的東京交響樂團將于2006年迎來建團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