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介紹:
“當代最偉大鋼琴家”讓-伊夫-提鮑德獨奏 名指揮瑪帝亞斯-巴莫特領銜
西澳大利亞交響樂團“相約北京” 啟動2006國際巡演
一股從印度洋東岸刮來的音樂旋風,即將席卷中國五大城市。作為第六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組成部分的西澳大利亞交響樂團首次訪華演出將于5月10日在保利劇院啟幕,隨后趕赴上海、杭州、深圳和廣州,完成該樂團的2006中國音樂之旅,這也是他們近23年來的首次國際巡演。或許普通觀眾對這支來自“袋鼠故鄉”的交響樂團還不甚了解,但是提起它的首席指揮瑪帝亞斯?巴莫特,以及此次隨行的被媒體冠以“世界最偉大鋼琴家”美譽的著名法國人氣鋼琴家讓—伊夫?提鮑德,相信中國聽眾該不會陌生,他們都曾經于2004年拜訪過中國。
“音樂神童”、“人氣偶像”、“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家”——讓—伊夫-提鮑德
雖然這些稱號都落在一個人的身上有神話之嫌,但欣賞過讓—伊夫-提鮑德現場演奏的觀眾應該能夠理解媒體為何獨愛這位法國鋼琴家。這個長期以來在同輩鋼琴家中頗具口碑的法國人,將在此次音樂會上擔任獨奏。他7歲開始登臺公演,從神童到明星一路走來,一直因其出眾的才華、深奧純熟的音樂技巧而被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揮家和交響樂團推崇倍至。他那詩歌般有力的藝術表現,加上他語匯豐富、色彩明亮、感情澎湃的琴音,即被人們所贊譽的“提鮑德風格”,使得他的音樂生涯——無論是在音樂會上的現場演奏,還是在錄音棚里錄制的作品——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他絕對是當今國際音樂屆炙手可熱的人物,是如今各大國際音樂節中眾多杰出的歌唱家所追逐的尊貴的合作伙伴。
出身名門、大器晚成的首席指揮——瑪帝亞斯-巴莫特
此次領銜樂團來訪的是該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瑪帝亞斯-巴莫特先生。他目前還兼任皇家愛樂樂團客座指揮和馬來西亞國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這位1942年出生于瑞士的指揮曾先后師承塞爾、斯托科夫斯基以及馬澤爾三位大師,曾任瑞士廣播樂團及倫敦莫扎特演奏家藝術總監、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格拉斯哥當代音樂節以及洛桑音樂節的總監,并指揮過巴黎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洛杉磯愛樂,倫敦愛樂以及倫敦逍遙音樂會等。他不僅指揮古典音樂名曲,還致力于挖掘某些新音樂、晦澀的18世紀音樂和各個時期的遺珠方面的工作。這位指揮家憑借其快速領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夠精通并控制新樂譜,以及高質量地完成音樂會首演及CD的卓越才能而享有國際盛譽。
百人班底 四噸裝備 澳洲首席交響名團14天走訪五城市
西澳大利亞州是澳洲歷史上開發最晚的處女地,陽光、海灘、鯨鯊、原始森林……西澳大利亞的文化藝術亦因此充滿著生氣勃勃的氣質,在這個濃縮的世界性大舞臺上,活躍著舉辦大型音樂會的交響樂團、歌劇團體、創新的戲劇團體、芭蕾舞團、充滿想象力的木偶劇社,以及演奏搖滾、鄉村等多元化流行音樂的團體。
西澳大利亞交響樂團自1928年成立以來,在近80年的歷史中,已發展成為澳洲國內最大最繁忙的演出團體,每年演出的音樂會超過170場,激發著超過18萬人次的現場觀眾的靈感。樂團的音樂風格充滿創新精神,演奏曲目既包括充滿藝術魅力的古典音樂,也包括眾多當代的原創作品。樂團通過“夏季當代演出系列”活動,廣泛地與國際及本國的流行音樂家進行合作演出,將古典音樂魅力注入流行音樂之中。2003年,為慶祝西澳大利亞交響樂團建團75周年,樂團邀請15位澳大利亞著名作曲家每人創作5分鐘的音樂作品,最后由樂團集合成為75分鐘的經典澳大利亞原創音樂會并演出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憑借富含的創造力精神,樂團始終活躍在西澳大利亞文化生活的最前沿,并發揮核心作用。它已經成為西澳大利亞州文化精神的象征。
此次中國之行是西澳大利亞交響樂團23年來首次國際巡演的第一站。據承辦方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介紹,樂團的100位音樂家,將與10位工作人員組成的制作和管理班底一起,在5月8日至22日的短暫旅程中,先后訪問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與廣州,隨同他們的將是原裝的整整四噸的設備。樂團CEO凱斯?范寧認為,此行為樂團與中國之間提供了一次意義重大的文化交流機會,必將有助于借此增強中澳兩國之間的彼此了解和友誼,并對雙方經濟及貿易聯系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