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翁虹
環球在線消息;《榆樹下的欲望》:新多媒體PK話劇
在當代大學生的眼里,“愛情?什么是愛情?在物質面前如何把握性愛?”當新多媒體遭遇中國話劇舞臺時,在日漸被物化的今天,中國話劇又該如何解讀莘莘學子心中的愛情觀、價值觀和性愛心理。5月19日至21日,相信隨著由香港影視紅星翁紅、內地實力派著名演員白永成、話劇泰斗婁際成領銜主演的新多媒體音樂舞臺劇《榆樹下的欲望》在北京保利劇院的隆重上演將會為你揭開這一謎底。
與此前大學生所推崇的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不同的是,《榆樹下的欲望》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繼母(艾比)為了奪得全部家產,盯上了兒子(伊本),想借種生子謀奪家產。艾比生子后,父親(卡伯特)宣布嬰兒將是家產的繼承人。這讓已愛上艾比的伊本痛抵艾比的陰謀,而艾比陰謀得逞后卻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伊本,為了表示真愛艾比竟將嬰兒殺死,與伊本同赴刑場。故事表現出的人類本性中對愛情和對物質的占有欲,尤為貼近現代大學生的心態,時至今日,在現代人的情感世界中還是能找到它們的影子,很值得當代大學生咀嚼和回味。
尤為吸引莘莘學子的是,這部舞臺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金·奧尼爾同名扛鼎力作,絕不同于好萊塢艷星索菲亞·羅蘭出演的色情電影,相反,香港當紅明星翁紅在劇中通過“偷天換影”等表現手法,玩起類似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乾韓大挪移”,通過對周星馳喜劇元素的悲劇性解構,大膽用“性愛”激情打造一部類似西方版的《雷雨》。
話劇評論人田金雙評價性指出,與時下的超女商業秀同樣引起公眾爭議的《榆樹下的欲望》與《雷禺》、《戀愛的犀牛》大不相同,作為新多媒體PK話劇舞臺后中國首部力推的大型情欲悲劇,《榆樹下的欲望》更是多出了以下幾大精彩看點:
TOP7:低票價拯救戲劇,深為莘莘學子青睞
彈指話劇和影視市場,從曹禺的《雷雨》到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票價相對居高不下,而《榆樹下的欲望》這部經典之作,在票價上更趨于大眾化,加之精彩的劇情和演員激情的演繹,更是成為吸引白領族、工薪族和眾多大學生的又一亮點。
目前,《榆樹下的欲望》大型宣傳廣告相繼亮相北京街頭,更是吸引公眾性感的眼球。在王府井大街,露天大屏幕上每隔十幾分鐘就播放《榆樹下的欲望》巡演宣傳及購票電話,更是撩起行人熱切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榆樹下的欲望》宣傳牌亮相京城以后,在公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觀眾層面涵蓋之廣甚至令人始料不及。在這個公眾中,既有十六七歲的中學生,也有年近六旬以上的花甲老人、學者,知識層次囊括了中專生到博士生等各個群體。
毫無疑問,形式新穎,擁有著獨立的精神和價值判斷,真正透視現代人的心理,公眾看著大有嚼頭,加入票價較低也成為公眾為該劇買單的一大理由。
TOP6:對弗洛伊德進行解讀,引發學子爭議
在劇評人眼里,由翁紅、白永成、婁際成主演的這場新多媒體音樂舞臺劇《榆樹下的欲望》更像一場用“性愛”解讀日常生活、顛覆傳統話劇的革命。
愛情是由上半身挑逗開始,然后是下半身勾引,分手卻是上半身的失望……男人要走,有的女人天真地用身體去挽留他,有的女人傻得用自己的生命去留住他,結果,兩種女人都失敗了。當然,在《榆樹下的欲望》中,兩種女人都是繼母艾比自己。性和愛是故事的根源,物欲和情欲共同將劇情推向高潮,在悲劇中嘎然而止——這也是弗洛伊德大師的味道。
縱觀話劇演出,《榆樹下的欲望》與其他話劇比拼的情形有點像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英雄比武大會: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各施掌法,紛紛大喊“老子功夫,天下第一!”說時遲那時快,“咄!”一個長得標致妖艷、細腰紅唇的女子縱身躍上臺來,手執打狗棒法,來人正是機靈鬼翁紅!顯然,翁紅這記《榆樹下的欲望》一下子就革了性愛的命。
其實,同學們閉上眼睛也可以想象得到:一個小女子用身體語言嬉笑怒罵著,用弗洛伊德式的身體語言大打情欲物欲耳光的樣子,更是讓這部劇性感無比。
TOP5:再現李叔同、曹禺戲劇風格,現代版《雷雨》吸引眼球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這部由美國戲劇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金·奧尼爾的扛鼎力作《榆樹下的欲望》,在美國號稱“美國第一部偉大的悲劇”,而在中國的首演,將同時再現奧尼爾、李叔同和曹禺的戲劇風彩。
毫無疑問,《榆樹下的欲望》更類似西方版的《雷雨》。難怪業內人士評價說:多媒體音樂舞臺劇《榆樹下的欲望》在意境和情節上雖然有些類似《雷雨》,但在在語境上更貼近新時代版的現代版《雷雨》,很是值得觀眾一看。
提及在劇中扮演的繼母艾比這一角色,翁紅大呼過癮:“在我眼里,艾比并非一個放蕩女子,其實是個真實的性情女人,只不過在情欲面前做出一些在常人眼里看來過激的行為。我覺得這個角色中融合和《雷雨》中四鳳和《駱駝祥子》中虎妞的雙重性格,她本身就是一個富有野性但至情至真的女子。”
因此,劇中性格多元化在性愛面前無法解脫的艾比,更多地體現了時下大學生在性愛面前的迷惘心態和愛恨追求。
TOP4:情牽普利策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首現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話劇界,這部由美國戲劇大師、普利策獎第一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金·奧尼爾的同名扛鼎力作改編的《榆樹下的欲望》,號稱“美國第一部偉大的悲劇”,如今有幸搬上中國舞臺,更是讓中國的觀眾大飽眼福。
提及《榆樹下的欲望》一劇,翁紅說自己很早以前就拜讀過奧尼爾的這部作品,并驚異于在金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欲望和親情在金錢的巨大漩渦中也會發生巨大的畸變。”
“我很佩服戲劇大師尤金·奧尼爾的創作才能,他把人類本性透射出的物欲、情欲刻畫得淋漓盡致。時至今日,在現代人的情感世界中還是能找到它們的影子,很值得現代人去咀嚼和回味。沒想到就連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情也會被金錢所異化,這就是該戲最為深刻之處。”
TOP3:性愛解讀周星馳,對無厘頭進行悲劇化解構
提及這部劇,我們不能忽略周星馳本人,值得一提的是,《榆樹下的欲望》中的編舞本身就來自周星馳《功夫》這一團隊。
正由于這個原因,這部劇中擁有著許多類似周星馳影片中“乾韓大挪移”的表現形式,但這部劇與周星馳影片其實不盡相同,《榆樹下的欲望》只是借鑒了《功夫》、《大話西游》中時空變幻的元素,但多地超脫周星馳的風格和戲劇風素,更具有先鋒性和無法復制性及眾多的娛樂看點。
作為本劇的另一大賣點,除了用性愛和“偷天換影”解構周星馳外,翁紅在劇中的大膽出位,全新演繹的性愛鏡頭也更多地讓觀眾享受到視感上的沖擊,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周星馳《大話西游》中至尊寶與白晶晶在沙灘上瘋狂的性愛場面。
TOP2:大膽裸露,掀起戲劇革命風暴
作為世界首部情欲悲劇,本劇除了新多媒體的舞臺效果解構“性愛”和“情欲”外,另一大吸引觀眾眼球的看點當數翁紅在劇中相當大膽的全新出位。
《榆樹下的欲望》無疑具有這樣的意味:“讓我們從‘欲望’這個詞開始,思考生活和愛情本身。情欲,不管你把這個詞念多少遍,它都不是你愿意說出口的那種。它看起來更像是個荒謬可笑的、絲毫不性感的詞。顯然,這部劇中通過性愛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另類詮釋和解構。”
與上海首演不同,《榆樹下的欲望》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映時,將再現更完整的版本,而劇中忠于原劇翁紅和白永成在劇中的大膽出位鏡頭毫不刪減。
與杜棋峰的電影《黑社會》在內地更名為《龍城歲月》不同,《榆樹下的欲望》之所以增加演出時間再現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著名編劇大師奧尼爾代表作的完整劇情外,主要考慮廣大觀眾的受眾心理。
因此,經多方考慮,劇組才考慮到《榆樹下的欲望》一劇在北京演出期間,在上海現場演出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更為感性、性感的場景,部分刪掉的出位場景在北京演出時將會予以出現。同時,每場演出都有專門的藝術人員對演出效果進行記錄,如場上觀眾高興、傷感等情緒,驚叫的次數等,以便于演員對于觀眾情緒的調動,形成臺上臺下氣氛更加融合的場面。
富有深意的是,劇中有一多半的場景涉及到性愛,涉及到戀人間彼此愛慕,相互依偎并做愛的情景,導演也是花了一番心思。其中設計的戀人做愛的鏡頭,因過于裸露,只好借用一塊巨型白紗將兩個裹在一起,盡管自己學舞蹈出身,但與男主角同裹在撩人的白紗里不停地翻轉,還是出現了裸露的場景。
TOP1:新多媒體PK話劇舞臺,顛覆傳統戲劇
盡管現在中國的話劇演出良莠不齊,話劇界一直推陳出新,但觀眾往往難得一見真正喜歡看的話劇,而新多媒體音樂舞臺劇《榆樹下的欲望》中融合的另類元素和表現形式無疑會打破這種僵局,2006年無疑會成為“翁紅欲望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多媒體音樂舞臺劇,《榆樹下的欲望》在表現形式上力求一個“新”字。在彩排現場,記者看到翁紅正在表演女主角繼母艾比靈魂出殼的戲,舞臺上竟然同時數個艾比:有做沉思狀的翁紅、有與男主角伊本欲火纏綿的翁紅,令人瞠目結舌,簡直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艾比,令人恍然置身劇中。
劇中艾比偷偷和伊本約會的情節、兩人的性愛鏡頭、結尾弒子的部分,都在夸張寫意的形體動作中展露人物的矛盾沖突,更是令觀眾享受到另類全新的視覺大餐。
此外,整個舞臺當中一株大榆樹。這株大榆樹其實隱喻著大學生議爭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命題,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矛盾沖突,欲望的膨脹,性愛糾纏等高潮都將在榆樹下完成,而劇中榆樹在春夏秋冬中的時令變化,同時也暗示著情人間的情欲和互相傷害。
據悉,全劇音樂始終貫穿著劇情。在四個劇幕之間,除了歌手在后臺演唱之外,此前曾發行過大碟《變了模樣》、《愛太傷》、《我敢》的翁紅本人也將在劇中深情吟唱英文版《搖籃曲》,極大地超越了美國經典舞臺劇《貓》和《陰道獨白》的視聽效果。
著名導演白永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同樣指出:“與其他劇相比,整個劇中不會出現很多大段落式的語言對白,取而代之估以大量肢體語言傳達劇中人物的情感交流。更有趣的是,舞臺上將設置一個巨大的光影投放儀,將會變幻的燈光、音效來偷換場景,讓觀眾陷入錯覺和幻想中,讓劇中角色產人與靈魂產生分離的效果,臺上臺下互動性極強。”
讓演員影象合一,戲中有戲,讓觀眾無法分辨虛實,如若在立體電影中獲得得如夢如幻的全新體驗,這正是白永成從多天馬行空、藝術上的構思和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