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在線消息:一個是趙本山,民間的藝術家;一個是人民大會堂,神圣的場館。兩個最有新聞誘惑力的符號被“二人轉”串聯在了一起——今年國慶節,趙本山率旗下的遼寧民間藝術團把《劉老根大舞臺》慶典演出搬進人民大會堂。作為在舞臺表演上已經達到相當高度的趙本山來說,近年來他有意開拓自己事業的寬度和廣度。據說最令他念念不忘的還是起家的手藝——東北二人轉。趙本山說,“可以說是二人轉培養了我。本來我有近二十年沒有唱二人轉了,也就是在拍攝《劉老根》的前一年,我突然萌發了重新拾起二人轉的想法。”
二人轉入選國家級遺產
作為最為地道的“草根”藝術,二人轉是東北農民最為喜愛的一種娛樂消遣。正好在今年6月2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北二人轉”入選。這次“二人轉”的入選,所引發的震動是出乎意料的,趙本山提到,二人轉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二人轉的承認,也是對東北這批民間藝人的認可。他說,“二人轉的生命力是最頑強的,成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二人轉會有更適合的生長環境,這是件大喜之事。
大喜過后,人們還應該意識到二人轉曾經面臨的困境。作為民間野生的流行文化,二人轉無論內容和形式的確契合了東北人的氣質和性格——火熱奔放,無拘無束。前些年二人轉大小演出在黑吉遼三省遍地開花,再加上當時的文化市場管理缺乏應有的準備,致使一些“粉兒”二人轉大行其道。“低俗”、“粗俗”、“庸俗”成為懸在二人轉上的三把“刀”,阻礙著這門民間藝術登上更高一級層次。
二人轉醞釀指標性演出
趙本山不否認有些二人轉節目低俗化,但他認為那不是二人轉的主流。他說:“綠色二人轉”就是要自然、純凈。自2004年起,接連有來自東北的二人轉超強團隊進京“正名”,用全新包裝的“二人轉”征服了北京觀眾。今年,趙本山團隊更將綠色二人轉推往全國巡演,10月2日他們登上北京人民大會堂,不光是趙本山手下的東北笑星要在這個非同尋常的舞臺上悉數亮相,趙本山本人也登臺亮出看家本領——小品《摔三弦》、獨奏葫蘆絲、二胡《賽馬》。由此看出,這次《劉老根大舞臺》北京大型慶典演出對二人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有著一定的指標意義。
二人轉規劃全國性發展
趙本山說:“二人轉由于它的表演方式很傳統,導致在今天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爭議。我們可以說它的好與壞,但是它最大的貢獻是給人們帶來歡樂,這是誰也抹殺不了的。我想讓‘二人轉’在不失去它的本色,不失去它的母體,不失去它的大俗藝術,不失去它本土魅力的前提下,來一個全國性的發展。我想可千萬不能把這門藝術糟蹋在我們這輩人的手里,所以我愿意全力推廣‘綠色二人轉’。劉老根大舞臺就是‘綠色二人轉’的大據點。劉老根大舞臺成立三年了,場場爆滿,市場看好。讓二人轉走遍全國,是我一直的夢想”。鎮雨文/CFP圖
編輯:富文佳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