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冒健康處方
鄭德清主任為大家預防感冒開出了幾個健康處方:
(1)用冷水洗臉、熱水泡足,每日晨、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預防感冒,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除此,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增強鼻黏膜對冷空氣適應能力。也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鐘,或用兩食指擦鼻梁兩側,使之發熱,促進鼻腔的血液循環和黏液的分泌,以增強其抗病能力。
(2)運動健身,金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宜到戶外活動,散步、打球、做操、練拳、習劍都是適合的運動。可以飲用姜茶,以生姜、紅糖適量煮水代茶飲,能有效地防治感冒。
(3)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
鄭德清主任告訴記者,感冒通過手與手接觸是一條很重要的傳染途徑。因為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時,在手上存活2小時。感冒患者擦鼻子時將活病毒轉移到手上,接著又污染了他們觸及過的地方,如與他人握手、拉門把手、拿電話機話筒時便把病毒傳染給了健康人。因此,要經常用肥皂洗手,在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睛。
(4)中藥黃芪和防風療法防治感冒
假如你體質虛弱,經常感冒,可以用中藥黃芪30克、防風15克、白術15克,研成粉末,用滾開水浸泡,當茶常服,1至3個月為一療程,這種療法防治感冒效果極佳。
(5)居室要“門戶開放”
居室要“門戶開放”,使陽光直射,空氣流通,也可以常用鹽水漱口。在感冒流行的季節,出入公共場所,可以在身上帶顆咸干果,如鹽漬橄欖、咸話梅等,一出門馬上含一顆在口里,使口中常有一點咸味,能起殺菌作用。
小心“情緒疲軟”
天氣涼爽了,但許多人卻犯困、精神疲乏。專家表示,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導致人體能量消耗透支,現在必須小心“情緒疲軟”。
李麗紅老師分析認為,在遭遇高溫情況下,人一直處于亢奮狀態,出現脾氣暴躁、容易發火等“情緒中暑”狀況。立秋前后,隨著天氣漸漸涼快,人也從過激情緒中調整過來,這時就容易因身體能量消耗過多,而出現疲軟、困乏等狀況,嚴重者會影響正常生活。
為擺脫這種“情緒疲軟”狀態,李麗紅建議,最好能保持充足睡眠,盡量爭取在晚上10點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進入儲備狀態,就能防止一上班就犯困;中午適當“充充電”,小睡10到30分鐘也利于化解困頓情緒。
在飲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綠茶,提神效果遠比咖啡好。
此外,這種困乏狀態和人體缺氧也有關,因此,可在室內放些綠色植物,如吊蘭、橡皮樹、文竹等植物,能釋放氧氣、調節室內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