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之前早有消息傳出,廣州芭蕾舞團將改編名著《紅樓夢》,打造出一部現代芭蕾舞劇《紅樓夢》。如今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醞釀與分散排練之后,廣州芭蕾舞團10月13日公布了大型芭蕾舞劇《紅樓夢》的創排情況,并進行了首度全劇有機聯排。記者在觀看全劇聯排時發現,該劇相當具有創意地把《紅樓夢》的故事改編濃縮到一個現代青年的“紅樓”一夢中。
160小時排出全劇85%
現代芭蕾舞劇《紅樓夢》的編劇、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肖蘇華先向記者簡要介紹了《紅樓夢》目前的創作排演情況。他說:“我和作曲家劉元等已經陸續在廣州芭蕾舞團工作了幾個月,有效工作時間為兩個月。除去休息時間,共計工作了40天左右。在這40天中,我們每天從下午1時才開始排練,長度是4小時左右,這樣算來我們總共花了160個小時。
可是現在,整個芭蕾舞劇《紅樓夢》我們已經排練了全部章節片段的85%,主要剩下一些場面的鋪排戲;所有的核心舞段我們完成了95%,只剩下一點雙人舞蹈未排竣。在這160個小時里面,能達到這個創排速度,可以說是每一分鐘都凝聚著淚水和汗水。”
廣州芭蕾舞團鄭泉云書記則向記者介紹說,在過去的時間里,芭蕾舞劇《紅樓夢》都是在陸續進行著分散排練,10月13日那天是第一次進行全劇聯排。所有的演員一起把這個戲的基本框架演了一遍下來,讓領導、專家們先有了一個感性認識,然后再琢磨著提高和完善這個芭蕾舞劇。“該劇面向觀眾的首場公演初步定于2007年1月份。”鄭泉云說。
將“世界音樂”融入芭蕾舞劇
大型現代芭蕾舞劇的作曲劉元曾經受國家委托寫過《紅樓夢》的交響樂,對《紅樓夢》的音樂底色可謂成竹在胸。這次擔綱芭蕾舞劇《紅樓夢》的音樂創作的時候,他想搞搞“新意思”,他說:“我們這部劇的音樂定位在‘世界音樂’的概念上。”
據分析,所謂的“世界音樂”,一方面是在舞劇音樂的創作上集合了所有芭蕾舞時期(包括古典芭蕾、浪漫芭蕾、現代芭蕾)的音樂特征和音樂元素,加大音樂創作的難度;另一方面就是注重在劇中把世界各民族的音樂融為一爐,西方的斗牛場景音樂元素、阿拉伯國家的某些音樂元素等都有機融入到這個芭蕾舞劇中。
劉元說:“采用‘世界音樂’的概念,這在舞劇史上我認為是第一次。以前講俄羅斯芭蕾,就是俄羅斯芭蕾的音樂風格,從未有過吸收多種音樂元素和風格的。為了創作這種‘世界音樂’狀態,好些舞段及其音樂我們數易其稿,只求樂音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