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在線消息:彭順、彭發是兄弟倆,都喜歡在銀幕上津津樂道制造“鬼片”并以此聞名。兄弟倆10月17日來到北京,驚悚片《妄想》是他們的恐怖電影首次與內地觀眾見面。這是一件讓他們感到愉快的事情,想起影片未來前景,兄弟倆都很振奮。彭順說,香港的市場太小了,轉攻內地市場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彭順的普通話說得比弟弟彭發“通俗”一些,所以遇到問題,彭順都是搶著開腔,以免弟弟語言上的尷尬。
彭氏兄弟的電影在香港發達的“鬼片”市場有很高的地位。因拍攝《見鬼》系列、《鬼蜮》等影片被冠以香港恐怖電影鬼才導演之稱。要把他們的影片通過正當手續帶進內地,兄弟倆頗費了一番腦筋?植离娪白鳛槭袌鲎顠赍X的類型片,在內地的命運比較坎坷,審查上走的是邊緣地帶,讓不少致力于恐怖片拍攝的導演先考慮的是一些“清規戒律”。彭順說:“《妄想》是一部愛情片,只不過是用驚悚的外表做了包裝。原本我是想拍一個愛情故事,但是這個故事過于簡單,所以我就把主人公設計成一個妄想癥患者,而片中所有的驚悚元素也都是出自于她的妄想。這也是我們嘗試的一種新形式的恐怖片。”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彭氏兄弟還不時走進現場,看看現場觀眾的反應。心里有了底,彭氏兄弟說:“《妄想》你看了覺得恐怖嗎?這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恐怖片,這是一個精神病的故事,一個患有妄想癥的人對愛情的想法。你不一定看完以后覺得恐怖,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覺得,如果一個妄想癥想出來的愛情故事,一定是不正常的,可能有些事情我們不可以控制,所以有些人覺得恐怖,有些人覺得不恐怖。”
彭氏兄弟很商業,深諳恐怖電影的市場之道。從影片的構思開始,到拍攝當中每一個步驟的實施,他們都會把觀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比如,他們與時俱進地把很多特技注入恐怖片,讓恐怖片在視覺氛圍上更嚇人,更吸引人。內地觀眾被一些內地導演拍的恐怖電影“恐怖”住了,滿心盼的是恐怖感覺,卻被所謂的“恐怖”給逗笑了,所以至今內地銀幕上還沒有見著一部像樣的恐怖電影出現。原因歸責在審查上嗎?走過這條路的彭氏兄弟可不這么看。恐怖片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因素?彭順毫不猶豫地說:“應該是真實的感覺。如果一個恐怖片拍出來的時候好像是真的,那一定是很成功的恐怖片。因為我們看電影,有很多實際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給我們的感覺,比如,如果能讓我們覺得在電影院里邊好像真的看見鬼了,可能回家之后也覺得那個鬼就在旁邊,這個電影是最厲害的!
本周美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上拿第一的就是恐怖片——好萊塢根據日本片翻拍的《咒怨2》,可見這種類型電影的市場威力。彭順比較說:“美國好萊塢的恐怖片和亞洲的不同,好萊塢是要求有理由的恐怖。比如,鬼為什么出來,為什么它變成鬼,背后有什么故事,每一個地方都要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有理由才會出現。但是亞洲的恐怖片不需要理由,有些鬼是不需要理由的,喜歡跑出來就跑出來。亞洲的鬼片都是把氣氛拍得很恐怖,令觀眾感覺到恐懼感就可以了!
最后,彭順擺擺手,很服氣地說:“我覺得歐美的恐怖電影比我倆拍得好! (編輯:王奕 來源:商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