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金馬獎常客蔡明亮的《黑眼圈》竟然只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效兩個獎項,評審團主席張昌彥給出的理由是———“這次評審評選的方向是以電影是否能夠感動人心為標準”。聽到這個理由,蔡明亮“翻毛腔”稱要永久退出金馬獎。記者昨天從蔡明亮電影制片人王琮處獲悉,張昌彥曾經是蔡明亮大學時期的老師。王琮說:“這樣的老學者,雖然教了30多年的電影,但是和外面的世界早就脫節了。”
以往幾屆金馬獎,蔡明亮一直入圍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獎,沒想到作為本屆金馬獎開幕影片的《黑眼圈》只入圍兩個小獎。
而對于蔡明亮意欲退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過于任性,有恃寵而驕的意味,也有人認為他想假退出之名行威脅之實。對此,王琮毫不客氣地說,退出一事雖然還沒有最后確定,但是“主人打了我們兩巴掌,為什么我們還要去做客”———退出基本已成定局。
記者了解到,當本屆金馬獎執行長邀請《黑眼圈》作開幕影片時,蔡明亮相當高興。只是,他沒想到,影片不僅無緣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獎提名,還被評審團主席張昌彥間接批評為“小眾和不能感動人”。王琮表示,對于張昌彥的這句評語,他們很不服氣,“憑什么說我們的電影小眾,憑什么說不能感動人”。他表示,隨著年輕觀眾對藝術類電影的接受度逐漸擴大,蔡明亮的電影如今絕對不能算是小眾電影,“《天邊一朵云》是去年最受歡迎的臺灣本土片,票房也相當好”。
王琮表示,蔡明亮是個傳統的知識分子,他只是希望借這個機會質疑金馬獎的評判標準,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這個電影獎也能夠與時俱進。
記者隨后從金馬獎負責公關宣傳的吳先生處了解到,請《黑眼圈》作為開幕影片是組委會的意思,而至于評選標準和結果則完全控制在評審團手中,因此評審團的意見不代表組委會的意見。他說,評審團11個人肯定有11個意見,搞學術出身的張昌彥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意見,他還透露,當初張昌彥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出“影片要以感動人心為標準”這個理由的。吳先生還為張昌彥解釋說,也許是他在面對媒體采訪時有點緊張,導致辭不達意,而并不是真的不喜歡蔡明亮的影片。“希望阿亮不要去在意獎項這些東西,真正有實力的人都不會在意這些的。你看希區柯克和馬丁·西科塞斯都沒有拿過奧斯卡,但還是國際級大師。”吳先生說。
據悉,張昌彥目前是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世新大學的教授,作為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文學碩士,他曾經在蔡明亮就讀文化大學時教過他。 (編輯:楊琪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