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據報道,“港府食環署日前發現11個桂花魚樣本含有孔雀石綠,已呼吁市民暫時停食桂花魚”。北京市工商局對此表示,將密切關注事件動態并實施監控,一旦發現問題水產品將立即采取下架措施。記者在市場調查發現,多數市場的批發商、消費者還不知情,桂花魚的銷售還未受到影響。
據《南方日報》報道,11月26日,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在抽取淡水魚樣本化驗時發現,15個桂花魚樣本有11個含有孔雀石綠,其中兩個樣本來自兩大超市。值得慶幸的是,有問題的樣本含孔雀石綠分量并不多,每公斤含量有0.0022毫克至2.3毫克,多數屬“低”或“相當低”水平。為慎重起見,食環署仍呼吁市民暫時停食桂花魚,商販亦應停售。香港有超市發言人指所售桂花魚來自廣東省的注冊供港魚場,均有衛生檢疫證明文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所謂桂花魚,就是北京人常叫的“鱖魚”。昨天,記者在京深水產市場看到,三四家商戶銷售鱖魚,只有一個攤位的商戶還有數百斤的貨。
記者看到京城市場上,鱖魚的市場價格為20元/斤,產地多標稱為廣東順德和湖北洪湖。而此次被香港有關部門查出問題的桂花魚的產地也在廣東一帶。
郭林餐館的服務員告訴記者,“清蒸鱖魚、松鼠鱖魚等菜肴銷得不錯,很多顧客點這兩道菜。”
【新聞背景】
孔雀石綠可致癌
魚在運輸中,經常因碰撞導致魚鱗受損,易患水霉病,因此一些養殖戶常用孔雀石綠給魚消毒防病。科研結果表明,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鑒于此,許多國家將其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藥物,我國于2002年5月也將其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
編輯:楊鑫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記者/革繼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