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醫藥公司做了兩年研究員的立華,本是處在職業上升階段,可他最近卻懊惱地發現,如果沒有碩士以上學歷,基層研究員這個身份可能跟定他10年甚至更久。看到公司里40多歲的老研究員們,日復一日地做著一樣的實驗項目,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將來。他尋思著,趁年輕,到國外念個MBA,回來就可以輕松占據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職位了。
像立華一樣,當遇到職業瓶頸時,51.6%的人表示會找機會充電,相同比例的人則希望通過換個工作來尋求突破,同時,也有30.8%的人表示將以不變應萬變,“忍耐,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CHR的數據顯示,在職業發展瓶頸面前,37%的人不清楚該怎么辦。
在調查過程中,受訪者表示不打算跳槽的主要原因為:不清楚下一步該做什么,害怕離開后的情況沒有目前好,安于現狀,經濟、家人等原因的約束,對企業有深厚的感情等等。
見過Amy的人都會羨慕:身材高挑,舉止優雅,工作精干,生活富足。不到35歲的年紀,就已經是一家500強企業的HR總監了。但她自己卻不這么看:“作為HR總監,我的發展似乎到了盡頭,下一步不知道該向哪里走。”她告訴記者,自己估計是碰上職場“天花板”了,再也沒有向上的發展空間。她甚至后悔自己當初選擇了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崗位,因為在企業里,要想從現在的位置再提升到總經理,真是非常困難。
對于Amy的煩惱,可銳職業顧問事業集團首席職業顧問卞秉彬表示,瓶頸問題在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面臨職業發展瓶頸的時候,很多職業人都處在猶豫之中。一方面希望突破目前的瓶頸,在職業上獲得進一步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放棄眼前的薪水。
卞秉彬表示,與其面對兩難局面,不如以“賭博”的心態來面對。通過跳槽來尋求新的發展,一般可以考慮三個方面:一是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跳到新的專業管理崗位上;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個人稟性,轉向專業領域,目標是發展成為資深專家;三是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新的技能后,跳到新的相關崗位上發展。
編輯:楊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