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2006年,演出市場色彩斑斕,亮點頻現。然而,有多少精彩,就有多少無奈。

回眸今年的演出舞臺:一方面崇尚華麗唯美的舞臺大制作與所謂“土得掉渣”的“草根文化”堪稱勢均力敵,形成了耐人尋味的風景線。一方面,“洋歌”“洋劇”“洋音樂”日益壓倒本土藝術,演出市場的“外國月亮”更圓了。同時,演出票價居高不下,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入場門檻依然高不可及。
低價位的市民音樂會能否更多些?
日前,知名舞蹈演員金星在上海舉辦的“舞動上!蔽幕搲现毖圆恢M地批評說,在國外一些地方,現代舞演出的票價超過30歐元,“準沒人肯掏錢看!眹鴥仍S多演出商刻意提高演出票價,無異于殺雞取卵。
金星舉例說,某次在國內舉辦演出,她請求主辦方將票價定在數十元到兩三百元之間,但演出商非但拒絕,還將最低票價定為500元。金星頗感無奈,演出開場前,她特意就票價過高一事向觀眾道歉。
天價門票將百姓拒之于劇場外,這是中國演出業特有的一大怪現象。而2006年,演出票價依然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
在廣州,為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而進行全球巡演的德國小提琴家穆特與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兩首莫扎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門票價格高達1280元。在北京,12月24日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平安夜音樂會的演出門票,最高賣到2880元,創下北京地區年度紀錄。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有文化追求、有長遠眼光的演出商開始努力改變“入場門檻過高”的現狀。今年10月,受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之邀,捷克指揮大師貝洛拉維克率領英國BBC交響樂團首次來華,正式演出之余,大師特為市民音樂會揮棒演繹《春節序曲》,令數百名觀眾癡迷。
事實上,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主辦的
“東方市民音樂會”自2006年7月29日拉開帷幕以來,已吸引上萬人次的聽眾,被稱為上海市民的“音樂大餐”。市民音樂會火爆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它的低至30元、50元、80元的“親民票價”。
2007年,低價位的市民音樂會能否舉辦得更多一些?業內人士指出,舉辦票價低廉的普及音樂會,不能僅僅依靠劇院的“良心”,更要靠全社會方方面面提供贊助、支持。
“洋演出”城市舞臺唱主角
時下正是圣誕節、元旦至春節的黃金演出季,細觀國內各大劇場的演出預報:無不是西方演出團體唱主角。
1 | 2 | |